第276章騰籠換鳥(2 / 2)

胡小英認真聽著,期間也點了幾次頭,直到梁健說完。胡小英說:“你這種想法很不錯。但你剛才不是說,朱庸良要把你手中的幹部工作權力分散嗎?到時候提出任用幹部的初步人選時,如果你做不了主,被朱庸良搶占先機,怎麼辦?”梁健說:“這事情,我考慮過了。”胡小英:“說說看!”

梁健說:“朱庸良唯一能夠控製幹部推薦權的辦法,就是讓王兆同和江海宏聽他的話。王兆同和江海宏都會聽他話的唯一原因,是常務副部長的位置還沒有定下來。一旦這個位置的人選定了下來,對王兆同和江海宏來說,都沒有了懸念,他們也不一定會支持朱庸良了!”胡小英說:“那麼,你覺得由誰來擔任常務副部長比較合適?王兆同,還是江海宏?”梁健毫不猶豫:“我覺得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行。”

胡小英驚訝地說:“不是他們兩個?你是說你自己?我恐怕……”梁健趕緊說:“當然不會是我。無論從哪個方麵來講,我都資曆太淺了。我的意思是,直接從外麵平調一個幹部進來。上次的碰頭會上,朱庸良已經向部委承諾,說這個常務副部長,肯定會從內部產生。因此,王兆同和江海宏就懷抱著希望,對朱庸良言聽計從。若是從外麵平調一個進來,王兆同和江海宏會怎麼想?”

胡小英不由為梁健叫好,說:“他們會認為朱庸良已經失去了掌控力!”梁健說:“是啊,他們肯定會認為朱庸良言而無信,被他耍了。這樣一來,兩人失望透頂,對朱庸良的話貫徹起來也會大打折扣。”

胡小英瞧著梁健,暗暗心驚他雖然年紀輕輕,看起來也憨厚,但官術策略卻不容小覷!胡小英說:“不從部裏產生,那麼常務副部長這個職位,你有更好的人選嗎?”

梁健答道:“人選倒是有一個。”

胡小英看向他:“誰?”

梁健答道:“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宋城。”

胡小英下意識地輕聲念叨著“宋城”的名字。

梁健說:“宋城在宣傳部也有十來年時間了,年齡、資曆都比王兆同、江海宏老,他有鄉鎮黨委副書記的經曆,更重要的是,他是2002年並區的時候,從市裏派下來的幹部,如果要提拔宋城,肯定沒有多少人有想法。王兆同和江海宏也拿不出反對的理由。”

胡小英輕拍著沙發的扶手,說:“我怎麼沒有想到宋城呢!”

梁健說:“在工作上,宋城對黨群工作也熟悉,擔任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從業務上來說,應該沒有太大挑戰。”

胡小英輕皺娥眉,說“宋城這個人,倒是沒什麼大問題。隻是一點,我之前答應了朱庸良,常務副部長從組織部內部產生。如果這時候,安排宋城擔任常務副部長,就是言而無信了。而且,這樣一來,從一開始,朱庸良和宋城的關係就會很緊張。”

梁健看著胡小英的眼睛,坦然說道:“胡書記,對朱庸良這種人言而有信就是對自己的殘忍。而且,幹部人事權本就在於區委書記,朱庸良也奈何不得,反而可以借此事給他一點威懾,讓他以後乖乖的!至於,朱庸良和宋城的關係,這一點不必擔心。朱庸良是周區長那邊的人,而宋城是我們的人,陣營不同,利益不同,關係自然好不了。”

胡小英又緩緩點頭。梁健又說:“關於幹部隊伍的‘騰籠換鳥’,我覺得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開展一次競爭性選拔。采取廣大基層鄉鎮街道和部門黨委組織推薦和個人自薦的方式,篩選出一批優秀幹部,然後對這批幹部以筆試麵試、實績考核的方式,甄別出一批幹部,結合前期的正科級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就把長湖區大部分優秀幹部掌握在手中了。到時候要用哪個,就可以在其中挑選。這種競爭性選拔的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發揮鯰魚效應,讓基層幹部看到希望,營造想幹事者有舞台的良好氛圍,會受到幹部群眾的大力支持。廣大幹部群眾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有時候也是我們工作最大的杠杆,有了幹部群眾這個支點,其他再強大的勢力都能被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