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方勇這個人,有個特點,那就是認真,當然用天羅鄉機關幹部的說法,則是“較勁”。這種幹部百姓喜歡,領導和同事則未必。地震發生之後,曾倩就多次聽說,曾方勇對鎮上的救災方式和重建工程的質量很不滿意,甚至與鎮上主要領導發生過多次衝突。曾倩也是川大畢業生,她知道父親的為人,她也有是非辨別能力,她認為父親是對的。
曾倩是川大經濟係畢業生,大學畢業之後,原本可以呆在成都找一個體麵的工作,就能成為都市白領。但曾倩從小就失去了母親,他父親曾方勇一個人在鄉鎮工作,雖然名為副鄉長,其實他既不喝酒、也不抽煙,平日裏知道的就是一心撲在工作上。曾倩有時候會對父親說:“群眾把你選為了副鄉長,簡直是把你給綁架了!”曾方勇揉揉女兒的頭發說:“小丫頭,老百姓信任咱,咱就幹幹,如果某天不信任咱了,不幹了也無所謂。”
但是老百姓似乎一直很信任他。他這樣的不貪不腐、無欲無求、一心為工、一心為民的幹部,在整個中國打起燈籠找找恐怕也沒有幾個。曾倩原本以為,這樣的幹部隻不過是電視裏放放的,沒想到自己家裏就出了這麼一個“活寶”。曾倩大學即將畢業的時候,對父親說:“老爸,我不想留在成都了,我想回鄉下。”曾方勇想了想,看了看女兒說:“也好,你回來,到基層工作幾年,熟悉熟悉基層百姓的疾苦,以後再到成都去也不遲。”
這是曾方勇給自己女兒來的一出“知青下放”。曾倩是川大的優秀學生幹部,每年都能拿到各種獎學金,是川大小有名氣的才女,她要回鄉,就成為了四川省委組織部的選調生,回到了家鄉天羅,在天羅鄉政府工作。
然而,噩夢很快發生了。在一個美好的五月,天空突然之間發生了異常變化,黃色的雲層就如犁過的田壟,掛在天空,父親曾經辛苦修建的公路裂開了巨大縫隙,鳥雀亂飛、老鼠出洞……緊接著就是曾倩從未見到過的山崩地裂,屋倒牆頹,曾倩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園,轉眼間變成了一片廢墟,斷垣殘壁奈何天!
上級政府高度關注,迅速開展了救援活動,曾倩作為在天羅的選調生,也跟機關幹部一起,把恐懼和悲傷深深埋在心底,投入到了救援活動中。經過了一個月暗無天日的搶險救援,在餘震時有時無當中,中央部署了從全國各地派來災後重建的隊伍。曾倩也感受到了,在中國這個大家庭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溫暖和感情,她覺得,自己回到農村是正確的,正因為自己在農村,發生了這麼大災難的時候,自己才能跟自己的父親在一起,才能跟父老鄉親在一起。
這段日子極其艱苦,父親作為分管水利和道路的副鄉長,整天腳不沾地,奔波在救災和重建的第一線。老百姓看到曾方勇奔波的身影,心裏就有了著落,看到了家鄉重建的希望,因為在整個天羅鄉,曾方勇是最熟悉地理和道路的,有他在,就有希望。
在災區曾方勇這樣的幹部自力更生的同時,全國各界的各項賑災物資也向災區洶湧而來,為災後重建提供了堅強的物質保障。看起來,形勢一片大好。
看到父親疲憊的身影,曾倩勸父親要多休息,注意身體。曾方勇說:“沒法休息,老百姓盼著我們早點把路修好、把水治好,一休息就得讓老百姓等。”曾倩也沒辦法再說服他,因為她知道,父親雖然累點、苦點,但他心裏開心,充滿希望,願意付出。隻要一個人心情是舒暢的、開心的、樂意的,那麼苦一點、累一點也不會太過影響身體,人在正能量之下,會迸發出難以想象的力量!
直到有一天,父親曾方勇進來時,臉上的笑容不見、熱情不見、精神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頹喪和疲憊。曾倩趕緊上去,問發生了什麼事情!曾方勇搖搖頭,說:“他們怎麼可以這樣!”曾倩問發生了什麼。曾方勇說:“重建天羅小學的工程,他們竟然偷工減料,多餘的錢鄉政府要留下來。”
天羅小學是鄉裏唯一的小學,在地震中大部分房屋倒塌,三名孩子遇難。讓曾方勇這個富有同情心的男人,感到無比的心痛。因此,曾方勇牽頭的重建方案,把質量和安全放在了第一位。他說,要做到即使以後發生了同樣的地震,也不會再有孩子因為校舍倒塌而遇難。質量越高,資金投入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