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距離大型輸水渠道襯砌施工質量控製
經驗實踐
作者:宋蘭華
【摘要】北疆供水工程頂山至三個泉明渠段,渠道距離長,過水斷麵大,工程所處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惡劣,地質情況複雜,施工組織與質量管理難度大,作者就如何做好長距離大斷麵輸水渠道襯砌施工質量控製,從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係,注重做好施工中各工序質量控製要點以及對不利地質基礎岩性的處理角度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渠道襯砌;質量控製
【中圖分類號】 TU72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727-5123(2013)04-040-02
1 工程概況
北疆供水工程頂山至三個泉明渠段,北起烏倫古河附近的頂山分水樞紐,南至三個泉倒虹吸進口,全長141.735Km。主要由頂山隧洞、小窪槽倒虹吸和頂山至三個泉明渠組成,其中渠道長120.634Km。
工程等級為二等,工程規模為大(二)型。明渠為Ⅱ級建築物,沿線水閘、排洪涵洞、防洪堤、跨渠公路橋、伴渠公路為Ⅲ級建築物。
渠段位於剝蝕起伏的平原上,總地勢由北東向南西緩傾。主要分布第三係和第四係地層,第三係為古新統~中新統地層,為湖項沉積的砂岩、泥質砂岩、泥岩、沙礫岩,由南向北連續分布。工程區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按6度采取抗震措施。工程區位於新疆北部,屬於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日照強烈,降水少,氣溫溫差大,最高氣溫40.6℃,多年平均降雨量111mm,多年蒸發量2289mm,相對濕度62%。氣候特點為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
渠道斷麵形式為梯形,每一設計單元長19.4m,兩側沿橫斷麵設有深30cm,寬30cm現澆混凝土隔梁,糙率n=0.017,縱坡1/10000~1/12500,流速0.79~0.84m/s,設計流量30.5m3/s,加大設計流量35m3/s。
2 工程質量控製不利因素
渠道長120.634Km,施工戰線長,高峰期日襯砌施工強度達900~1000m,砂石骨料、塑膜、水泥等建築材料需求量大(每公裏約需砂石骨料1700m3、塑膜3萬m2、水泥600T),運輸距離長,運輸量大,襯砌需大量人工操作,施工質量水平參差不一,施工組織困難,質量管理跨度大。如何建立高效的質量管理體係是做好渠道襯砌的首要問題。
由於施工期為每年的4月中旬至10月初,氣候炎熱、幹燥,根據南京水利科學研究室內模擬施工現場幹熱環境與標準環境試驗對比,水泥砂漿的稠度損失大,初凝時間減少,不利於砂漿襯砌的施工,同時在這種幹熱的環境下,如何既節約用水(用水成本過高)又有效養護好硬化的砂漿,是襯砌施工質量控製的一個關鍵;夏季日照時間長,紫外線照射強烈,這種條件下塑膜易老化,塑膜在運輸、裝卸、保管、施工過程中都可能造成一定破壞,這些都不利於塑膜的保護,而渠道襯砌結構防滲功能依靠塑膜完好來塑膜實現,可見塑膜的保護作為整個襯砌質量的核心。
戈壁明渠距離長,過水斷麵大,渠床基礎麵地質岩性複雜,根據已建成工程經驗,具有膨脹、濕陷、凍漲等不良地質岩性是造成渠道襯砌結構破壞的主要原因,采用有效基礎處理方法對有害地質岩性進行處理也是質量控製控製成敗。
3 襯砌施工中的質量控製
3.1 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係。針對戈壁明渠施工組織困難,質量管理跨度大的施工特點,明渠工程建設始終把工程質量作為工程建設的根本大事來抓,貫徹“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建立、健全質量分級責任製的管理體係。
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實行業主負責,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材料供應部門保證,監理(監造)單位控製和政府監督相結合的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製。
參建的各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承擔的工程建設質量負領導責任;各單位在工程現場的項目負責人對本單位承擔的工程建設質量負直接領導責任;各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對各自承擔的工作負技術責任,具體工作人員負直接責任。明確質量責任,層層落實,分頭把關,並簽定質量責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