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州日報》在其頭版的重要位置,近期接連刊發了好幾篇署名為斯蒙的特約評論員文章,觸及了敏感的領導幹部體製改革問題。凡讀過這幾篇文章的人,普遍感到作者文風嚴謹,語言鮮活,既帶有很強的政治衝擊力、震撼力,又能與讀者推心置腹,語重心長。
第一篇文章題目是《打通權力梗阻,幹部使用不講來頭》,觀點深刻地直接言明,要在西華州建立公開透明的領導幹部管理體製,讓那些作風紮實、深受群眾信任,有品質、有黨性、有能力的同誌走到關鍵崗位,幹部提拔不惟文憑、不惟一時政績,更不講在上麵有什麼來頭。文章說,要把那些來路不正,依靠關係上任任用的幹部,從體製內清除出去。
第二篇文章題目是《更新遊戲規則,幹部職數不講調劑》,筆鋒犀利地坦誠提出,要以提高各級政府公信度、效率化、務實性為目標,完善幹部資源的合理布局,對各級領導班子的配置必須精幹高效,幹事幹淨,幹淨幹事,不能濫竽充數,尤其要疏通好領導幹部退出崗位“下”的渠道。文章說,要精簡臃腫拖拉的行政機構,從嚴控製領導幹部編製職數。
第三篇文章題目是《破除論資排輩,選好一把手是關鍵》,毫不掩飾地公開闡述,要從各委辦局機關、區縣政府黨政一把手選拔使用的好壞,作為評價西華州這次幹部人事改革和調整是否成功的關鍵,一把手崗位領導幹部要有激情、有韌性、有敢為,人選必須慎之又慎、優中再優。文章說,對現有不稱職的一把手黨政領導,必須經過淘汰出局進行讓位。
上述署名斯蒙的三篇特約評論員文章,赫然出現在西華州的黨報上,細心的人很快聯想到了市委當前正在考慮出台的人事調整方案,紛紛開始盡力捕捉文章裏所釋放出來的某種信號。有人猜想這幾篇文章,出自於市委組織部化名撰稿,也有人推測是市委搞了一個寫作班子,更有人懷疑是從北京或者其他地方請來了著名的文壇高手,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在西華州的曆史上,至今還沒有人能寫出如此旗幟鮮明、風格迥然,並且是有聲有色、有血有肉的政論文章。
程紅娟在QQ上向皮思平留言,說已經接到東京文化服裝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她十多天在速成班裏惡補日語,每天長達十幾個小時,抱歉自己每隔段幾天才能抽出一點時間來,登陸QQ向皮思平說上幾句話。她說,電視台裏一位要好的女同事,通過網易郵箱向她發送了《西華州日報》近期刊登的三篇特約評論員文章,要她以節目主持人的眼光對文章欣賞評論,並判斷出自哪一類文人之筆。程紅娟向皮思平留言說,依照這三篇文章的說法,西華州將挑戰傳統的幹部管理體製,一開全國地級市處級領導幹部管理使用的先河,她認為西華州目前能敢於在報紙上公開披露自己真實思想觀點的人,隻有皮思平。而且,這幾篇評論文思敏捷,不見一點矯揉造作的痕跡,文如其人,是自己非常熟悉的語言風格。所以,程紅娟大膽地向她的那位女同事斷言,這三篇署名作者斯蒙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是西華州現任市長皮思平同誌的力作。皮思平心中頗為吃驚,因為真正知道這三篇文章來曆的人,隻有花少嶸、馮進厚和《西華州日報》總編輯,實在意料不到程紅娟對他竟是如此深知熟悉,隻好在QQ留言裏向程紅娟坦誠拙作。程紅娟還說,很想在中秋節的晚上與皮思平同時在線聊天,皮思平很是愉快地答應了她。
九月中旬,西華州市委召開常委會議,研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花少嶸提交的縣處級領導幹部體製改革和調整方案。皮思平嚴肅地說,這是他上任西華州市長、市委第一副書記以來,首次提出對部分領導幹部進行調整,尤其是對全市所有黨政機關、區縣一把手崗位,必須重新篩選過濾,目標是從根本上激發幹部隊伍活力,努力打造出西華州高效、陽光、價值、正義的各級黨委和政府。花少嶸說,已經擬定完成的幹部體製改革和調整方案,將是西華州幹部人事製度管理上的驟變,內容上主要有三個方麵:一是今後所有委辦局、縣市區領導幹部的任命,都將通過政府網站、電視、報紙進行公示,並提交政協、人大兩會代表對任命人選進行德能勤績評分,評分結果向社會公布;二是壓縮縣處級領導幹部職數,整編機構,市委市政府隻配備一名秘書長、二名副秘書長,不再為每位副市長配置一位專職副秘書長,市直各委辦局領導班子一律控製在三至五人,區縣不設專職副書記,副縣長控製在三人以內,如此將縮減西華州三分之一的在任處級幹部編製;三是各委辦、區縣黨委和行政一把手的配置,不論平調還是提拔,試用期三個月期滿,即行組織民意測評,發現有工作不稱職、群眾不滿意的領導幹部,一律就地免職為普通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