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車熟路的進入了通天塔,喬吉再一次為這精妙絕倫的工藝發出感歎。隨著自身實力的每一次提升,力量體係的不斷增加和完善,這通天塔都會跟著發生起不同的變化。而到了現在不僅僅是越發精美,也越發的令人難以琢磨了。
事實上喬吉對於那些新出現的蟲書鳥篆十分的感興趣。不過每一次集中注意力想要一看究竟的時候,總是一陣的頭暈目眩不得就裏。所以漸漸地才不得不放棄了那方麵的想法。
這次的祭壇之上懸浮著的是以枚紫氣縈繞、雷光閃閃的玉簡。看到這樣喬吉的心裏似乎安定了一點,因為這次的內容恐怕是和東方體係有關了。
當用手指輕輕的接觸之後,喬吉的腦子當中突然冒出了《上清神霄感應雷法真傳》的文字。
據內部同步進行的解釋,此乃傳說當中神霄派早已經失傳的雷法總綱,藉由吞吐真炁外感天地,淬煉道心,天人合一,超脫長生。次雷法乃總攝天地陰陽震蕩之意,非普通“電”或“聲波”所能概括。
而開篇之後記載的卻是:“天道永恒,無善無惡,無常無非常,不可道,是名為道。修真界通常有三種因應態度。雷法修行代表的順天而行,體修代表的自身圓滿,劍修代表的逆天。雷法修行者順應天意,最終與天道合一,天道即為我心,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體修自身即成宇宙,自成體係,萬法自足,求諸身內。劍修則逆天而行,斬破一切束縛,唯心為劍,劈空見性,逍遙快意。皆可長生久視,成造化主。”
看到這裏喬吉不得不發出吐槽了:“我說這到底是哪裏的世界觀啊!我可從來就不知道天朝的道教體係當中,什麼時候有了這方麵的分法啊!難道是我在穿越之前太過於孤陋寡聞了,還是這根本就是哪個平行世界的產物。”
好在“神霄”與“上清”這點最基礎的問題並沒有搞錯,否則的話喬吉都要因為是那位仁兄在寫yy小說的時候忘記考據了。
神霄派是道教的一個派別。在北宋末年從符籙三宗的天師道演化形成,代表人物為王文卿、林靈素。神霄派道士主要修習五雷符,謂行此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災。
其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與內外合一說。謂天與我同體,人之精神與天時、陰陽五行一脈相通,此感必彼應;而其基礎又在於行法者平時的內修,行法者內修功行深厚,風雲雷雨可隨召而至。
事實上宋徽宗頗為推崇神霄派,並自號“教主道君皇帝”。而“神霄”之名,來源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該經根據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說,指認其中最高一重為“神霄”。
回憶了一下自己穿越前的宗教知識之後,喬吉覺得這份真傳除了三種因應態度之外,看起來還是比較靠譜的。
‘上清雷法築基,搭建法壇,汲取九天雷霄真意,進行淬煉身體。此時有霹靂從天而降,過得此劫,則築基有成,渡劫失敗,身死道消。’
看到這裏喬吉覺得好像是一陣的天旋地轉:“這東西真的有多少人會去使用嗎?‘霹靂從天而降,過得此劫,則築基有成,渡劫失敗,身死道消。’說白了就是拿命去賭嘛!而且法壇,我說法壇這東西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搭成的啦!”
所謂的法壇是道教道士設醮施法和舉行祈禱的場所。又稱經堂、齋壇。多為道教正一派采用。道藏中《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上清靈寶大法》等書中,多有關於建壇製度和登壇科範的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