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文章,叫做《鬧陰司司馬貌斷獄》,其中所講的就是楚漢年間韓信、劉邦、項羽、蕭何等人的恩怨糾葛。
而韓信在其中被著重寫的就是他的壽數問題,文中表出韓信早年曾被算命先生算過一卦,聲稱他能活七十三歲,故而韓信幾次被謀士勸說都不願意起兵造反,隻想保個萬世的功名。可哪成想到在他三十三歲的時候就被蕭何騙入長樂宮鍾室內處決。
這也是韓信一直以來的一塊心病,因為文中曾說過,韓信之所以隻活三十三歲是因為四個原因。其一、便是築壇拜將。臣受君拜,固然折壽,可是這也是不得已之事,韓信隻能勉強而為之,並未接受劉邦拜禮,而是隻接受封賞,以企圖不需折福。
其二、便是這問路斬樵之事,原本韓信離開楚營後遵循張良的話前往陳倉尋找小路去往漢中,可是在深山之中卻迷失了道路。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兩個樵夫,為他指明了這陳倉小道。可他卻疑心樵夫會透露出自己的蹤跡,所以拔劍回步,斬殺二人。
其三便是說他坑害酈食其之事,其四則是他在垓下擺下十麵埋伏,殺盡百萬楚兵,造下無邊的殺孽,故而折壽。
如今的韓信可以說是小心小心再小心,可哪知這樵夫命薄福淺,許了他房屋良田他卻無福消受,終於還是殞命在自己劍下。
“你要是不說出來倒也好些,至少因果算不到我頭上。可你既然說了,那你就是我的恩人,哎,天命如此,不可違啊。”韓信將劍插入鞘中,望著樵夫的屍首不住感歎。
盧綰此時卻心急如焚,他是不知道什麼因果的。剛才聽到樵夫說出小道位置的時候他就已經派人前去搜尋,此刻正踮著腳遙望遠處。
韓信取過自己的大氅蓋在樵夫身上,對身邊的士兵吩咐道:“將這位兄弟厚葬,待我們奪得天下之日再來拜祭。”
漢軍士兵全都索然無語,他們雖然是行伍之人,可也都有感情。如果樵夫到死的時候都沒有說出故道的下落,那麼他們完全可以漠視掉這一具屍體,任由他在這荒郊野外喂了野獸。可偏偏樵夫在臨死前說了出來,那他對南鄭的八萬漢軍就恩同再造。
韓信默默地一個人走到自己的馬前,低聲道:“再去找找吧,咱們不能辜負了這位兄弟。”
此時山野裏狂風更加地肆虐起來,韓信的聲音被湮沒在了風聲之中。不過就在韓信身旁的盧綰卻聽得真切,他將手一招高聲道:“留下十個人掩埋屍體,其餘的人將目標鎖定在向西十裏外的山壁上,給我一步一步地仔細搜索。”
這一夜,韓信幾乎是坐在馬肚子下麵渡過的。他第一次感到害怕,尤其是在看到樵夫的血噴灑出來的時候,他才感覺到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甚至當時自己手中握著的不是劍,隻是一顆稍微鋒利一點的石塊,一樣能夠將樵夫斃命。
昏昏沉沉到了天亮,韓信在一旁的樹枝上找了些露水喝了下去。此時還沒有士兵回來,昨日半夜的時候就連盧綰也跑到前麵去了。
“是時候去前麵看一看了。”韓信側坐在馬上,望了一眼身後不遠處的那座新墳,因為是野外,所以這座墳包建得格外粗糙,不過也有有心的士兵將漢軍的旗幟插在了墳頭的一旁,意示著這座墳的主人是漢軍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