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華夏之魂任務的第三個步驟了。
小風拿起手機,打開微信,把和莫莫合影的照片發給了野叟訂閱號。
很快就收到了回複:華夏之魂3/3探尋氏族奧秘,參觀半坡氏族館。
小風第一個念頭就是打開QQ瀏覽器,搜了一下。
半坡氏族館。
半坡氏族館在西北市東郊,有一座外形獨特的大型建築物,這便是半坡氏族館,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氏族社會遺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曆史。
望著具有原始村落風格的大門裝飾,三角形的特點讓小風想起了學校的大門。
買票進入館院內,魚池中聳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為半坡氏族館的文化氛圍平添了一種情趣,使人們產生一種回歸自然,回歸曆史,回歸藝術的真情實感。
此情此景,使小風流連忘返。
小風來的比較早,還沒有什麼人的。
一走進館中,迎麵的牆上是一行大字:“這裏保存著一座6000多年前的村落遺址”。
外麵的是展品館,主要就是那個時期的一些文物,看看也挺不錯的。
隨著講解師的講解,小風對氏族館的認識逐漸加深。
“半坡氏族館陳列展覽麵積約4500平方米,分出土文物陳列、遺址大廳和輔助陳列三部分。
出土文物陳列由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組成,主要展出半坡遺址和薑寨遺址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過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藝術品等。
“館內現有藏品三萬餘件,均為仰韶、龍山等史前文化類型的文物,代表性藏品有人麵魚紋盆、鹿紋盆、人頭壺、人麵鳥頭紋瓶等。建館以來,在舉辦半坡遺址自然陳列和出土文物陳列兩個基本陳列的同時,輔以原始社會史、民族節日文化展覽等專題展覽。
“遺址大廳是就地發現、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區的一部分,麵積約3000平方米,包括半坡先民居住過的房屋、使用過的窯穴、陶窯、墓葬等先民遺址,生動而具體地展現了我們祖先開拓史前文明的艱難足跡。
“輔助陳列有第三、第四兩個展室,主要舉辦一些與史前文化相關的民族學、民俗學、藝術史、古人類史方麵的專題展覽。”
走到最裏麵是參觀半坡時期的遺址,墓坑比較多。
穿著原始社會服飾的美女講解員的精彩講解深深地打動著小風:“為保護遺址和遺物,現設保護遺址大廳一個,遺物陳列室兩個,陶窖遺址一個。遺址大廳為3000平方米,是原始村落的一部分,其房屋建築早期是半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以坑壁為牆,露出地麵的一半蓋上了屋頂,這種房屋既低矮又潮濕。到了原始社會晚期,才在地麵砌牆,並用木柱支撐屋頂,這種直立的牆體及帶有傾斜的屋麵,已形成了後來我國傳統房屋建築的基本模式,這在當時可算是了不起的創舉。”
這應該就是一個氏族部落的生活遺址。
“從遺址中還可以看到一條長300多米、深約5米、寬約6米的大鴻溝;這是護衛村落、不受外來部落的侵犯,防止野獸突然襲擊的防禦工事。”
小風為先民們的勤勞和智慧所震撼。
最吸引小風的是反映原始社會生產、生產狀況的半坡母係族村。
“它是半坡博物館陳列的有機延伸。以積極保護遺址為前題,依據考古發掘資料,將珍貴的遺產從地下搬到地上,立體地再現人類母係氏族社會。它豐富了博物館的內涵、弘揚華夏悠久文化曆史、薈萃了黃河流域史前藝術、風俗人情、民居田園的生活。它發揮了文物的優勢,集科研、考古、教學、旅遊、娛樂於一體,被中外遊客譽為華夏曆史第一村。”
參觀結束後,小風選擇了和那個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合影,並且通過微信發給了野叟。
很快得到了野叟的回應。
華夏之魂係列任務完成!!!
獎勵:500經驗,1000金幣。
1000人民幣到手了,這個任務花費五天時間,差旅餐費有400元,加上買遊戲卡和門票的100元。淨賺了500元。
隨後野叟又發過來一條信息,每個任務都有隱藏任務,這個任務是:根據經曆寫出華夏氏族文化背景的同人小說,按質量分1──5分,獎勵是每得一分,給50經驗,100金幣。
也就是說,如果得到五分的話,會得到250經驗,500金幣。那豈不是賺得更多,很劃算啊!
況且也沒有規定字數,咱能寫多少寫多少,最低還不得一分啊。螞蚱腿再小也是塊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