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尋去了一趟齊王府。要查郡主失蹤案,事發地齊王府自然該去。
雖然楊尋身份不同尋常,深得皇帝賞識,行為舉止彬彬有禮讓人跳不出錯處。可是楚裕畢竟親王之尊,被一個小輩跑上門來追問,多少有些怨氣,況且他本來就因這事心煩意亂。
雖然對方沉著臉,楊尋作為晚輩,該有的禮數仍是一樣不缺。見禮之後便開門見山地問:“新城郡主對這門親事滿意嗎?”
“她確實不樂意遠嫁西涼,本王也有些舍不得,可這門親事由陛下做主,她一個女孩子有什麼滿意不滿意的。”
“郡主是不願嫁到西涼,還是不願嫁人?”
“這……有什麼區別嗎?”齊王一時沒想明白。
“郡主已到婚嫁的年紀,在這門親事未定之前,郡主是否有嫁人的意願呢?”女孩兒家最嬌羞的事,楊尋麵不改色地問了出來。“或者說,她是否有意中人?”
齊王的臉色變了又變。對於這樣打探自己女兒隱秘之事的人,他很想當作登徒子趕出去。即將發怒之時,他卻明白了楊尋的意思。他知道,楚婉瑜自從知道了自己要嫁到西涼後一直悶悶不樂,想要讓陛下收回成命,這自然是不可能的。楚裕隻當她是不願去西涼天遙路遠之地,也沒有太在意,楚婉瑜身為宗室女,豈能不知自己是非嫁不可?若說是她已心有所屬,才不願嫁給別人,那麼她自行離去也就說得通了,甚至是與那人一起走的。可是她的心上人是誰,卻從來沒有說過。既然婚事已定,又是皇帝親自下旨,那麼無論她喜歡的是誰,與那人都是再無可能,楚婉瑜確實隻能逃走了。
隻是她的不告而別,卻留給別人諸多麻煩。這個不懂事的孩子!楚裕對女兒很是惱火,自己一走了之,不僅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也讓父親頭疼不已。
楊尋卻沒有給他更多頭疼的時間,“那麼,殿下可知對方是……”
年輕人雖然聰明,可是這問得也太讓人難堪了。齊王沉著臉,搖搖頭。“本王怎麼會知道這些事。楊公子既然如此聰慧,能想到這一層,就請快些找到小女,免得本王受她連累,見責於陛下。”
楊尋也是在心裏對齊王存了些不滿。這做父親的對女兒也太不上心了,新城郡主的心事一點不知,現在人家失蹤了,隻想著自己會不會因此惹上麻煩,卻無法提供什麼線索。新城郡主為了與意中人結合,很有可能逃到對方家中。即便沒有,找到了那個人,也有個尋找的方向。這是楊尋的想法。可是看來齊王並沒有什麼幫助。
齊王似乎仍然不相信女兒貴為郡主,會作出這種傷風敗俗的事。他說:“楊公子,你確定小女不是被人劫持了?你有什麼證據?”
楊尋翻了個大大的白眼。這是不相信他的判斷嗎?自己一點想法都沒有,反而質疑別人的判斷?
不過說到證據,楊公子還確實沒有。到目前為止,他都是憑著自己的推理行動。但是楊尋自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證據麼,殿下您會看到的。眼下您還是多想想郡主的情人是誰,她會藏身於何處。早些找到郡主,大家也都省心。”
齊王幾乎氣結。一個還未出閣的女孩,還是身份高貴的宗室女,他竟然都直接說出了“郡主的情人”這樣的話?還沒確定楚婉瑜是否真的是私逃,這樣說太不重視她的名聲了,更何況楚婉瑜將來是要嫁給西涼皇帝的。莫非是楊尋已經認定自己的女兒是一個不重名節的人,對她十分鄙夷?
楊尋其實並沒有考慮到楚婉瑜作為女兒家的操守和名節這一層,他甚至並沒有意識到楚婉瑜私逃是件多麼傷風敗俗、有損皇家顏麵的事。他隻是想盡快找到楚婉瑜,完成任務,所以說話直接了一點。而這樣說,他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即便他知道了齊王的怒氣從何而來,也不會放在心上。
“齊王殿下,在下還有一事請教。”楊尋半點沒有關注齊王的內心戲,接著問道,“府上除了郡主,還有其他人失蹤嗎?”
“沒有。”他還希望自己的府中更亂嗎?齊王內心不滿更深。
“多謝殿下。在下這就告辭。”
楊尋就這樣瀟灑地告辭了,而齊王則暗想著若是這人找不到自己的女兒,定然要去陛下麵前告他一狀……
回到自己家中之後,楊尋立刻安排人手監視齊王府的四周。楊時對這麼大的動靜很是擔憂。“小尋,你派這麼多人隱藏在齊王府,這被齊王看見了怕是有麻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