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委書記召見(結局)(2 / 3)

俞澤民這才道:“坐,坐下說話

牛三立這才坐下,同時將筆記本放在桌上。

俞澤民忽然問道:“我可以看看你的筆記本嗎?”

牛三立毫不遲疑,起身將筆記本放到俞澤民麵前。

俞澤民點點頭,卻並沒有翻閱,道:“聽小佳說,你記憶力不錯?”

豐三立道:“差不多。”

俞澤民道:“一般來說,有學問的人。記憶力都好,所謂強聞博記。還有一句話叫“洽聞博記”意思差不多,但是又有差別,你說說看,差別在哪裏?”

牛三立道:“差別就在這個強字,強聞,度不好把握,用強,過強,都容易出問題,洽聞,有融會貫通的意思,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的,比強聞要好。”

“恩俞澤民點點頭,“小我看你有點受老子的道家影響嘛?”

厲害!

牛三立笑而不語。

俞澤民這才道:“說說看,你打算怎麼治理德修縣?”

牛三立道:“有些事,已經在做,有些事,等條件成熟時再做。這幾年,德修縣一直在走工業強縣的路子,但是效果不太好,客觀原因就不說了,從主觀上找原因,一是展環境有問題,招商環境,信用環境,用人環境,存在不少問題;二是展思路有問題,德修縣是一個農業大縣,這幾年農業反而弱化了,這個很不應該,就目前而言,走農業強縣的路子,比空喊工業強縣的口號,要更切合德修縣的實際。所以,我上任以後,正在著力抓鄉鎮這一塊。通過土地流轉,為農業產業化、林業產業化、旅遊產業化提供了較好的平台,鄉鎮的潛力激出來了,農業這一塊做強做大了,也能為工業和服務業展提供更大的平台,農產品深加工,運輸業,打工經濟,都會因為農業的展而帶動起來。”

“恩”俞澤民道:“你剛才說,“有”等條件成熟時再做是指哪此事。“門

牛三立道:“德修縣是一個有田萬人口的大縣,森林覆蓋率排在全國的前列,這是一個最大的特點。所以我想,未來的德修縣,是不是可以定位為“國家級森林城市”讓德修縣成為水質最好、空氣質量最好的森林城市,成為一個人人皆知的宜居城市,吸納更多的人到德修縣來居住、休閑、投資創業。同時,要強化現代林業建設,做大做強新興林業產業,確立“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展生態化。的工作思路,把“興林,與“富民。科學地結合起來,更多地向林業要增長、要效益。不斷提高林業對經濟展的貢獻率。”

“不錯!”俞澤民又問:“你跟我說實話,德修縣是不是還有一批**幹部還在台上。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貪官當道?。”

“是。”

“那你打算怎麼辦?”

牛三立道:“有些問題,已經開始明朗化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可能繞不開:就是一下同時查處至少三個縣委常委,加上此前已經查處的三個常委,震動實在太大了。”

俞澤民點點頭:“你隻要掌握證據就行了,後麵的問題省裏來解決。”

“是”

俞澤民道:“最近在讀什麼書?”

牛三立道:“主要是經濟類的,可有就是《德修縣誌》。”

“我問你個事:郭運昌那篇文章《中部崛起話幽州》,是不是你寫的?”

“是”

“寫的不錯,雖然有些觀點還沒有講到位,不是很嚴謹,但有新意。提供了一個思考方向,能夠啟人們的思路,現在,這樣的文章太少了!”

牛三立道:“如果讓我現在來寫那篇文章,應該會更嚴謹一些,而且標題也不會再用“崛起。這二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