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園地
作者:沈愛平
摘要 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教師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圍繞職業教育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特點,以學生為本,關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突出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80後教師應汲取課改中有獨到見解的課改專家的豐富經驗,結合課改實踐,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總結和探討,樹立新的教學觀和學習觀,實現自我的多方麵的提升。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三以一化;生本教育;80後教師
伴隨我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經濟競爭尤為激烈的今天,更需要提供多層次、多方位的綜合性、全麵性人才。80後的職校教師有朝氣,有活力,觀念新,開放意識強,但是也有其自身的不足,普遍缺乏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經驗,缺少對專業課程教學的深入研究和反思,缺少自覺地對個人的行動理論進行重構。職業教育新課程改革既是對年輕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挑戰,又是他們快速成長的良好機遇。因此,作為教師中的後起之秀,80後的職校教師應該如何在教學經驗不足的劣勢前提下,更快順應職業教育的特點,提升自我水平呢?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一邊不斷接受各種培訓,一邊與身邊的同事進行自我學習與合作探究,對新課程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
1 結合就業導向,明確職業教育的定位,重視專業課程方案設計和就業的聯係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這句話言簡意賅地點透了職業教育的實質。中等職業教育是以傳授從事某一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知識或技能為目的的教育。因此,職業教育的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在於:要站在職業的角度,以學生獲得職業能力為教學目標來審視課程。也就是說,要明確解決為什麼進行專業課程改革,以及專業課程改革的優勢。例如,筆者是化學分析檢驗專業的專業課教師,要清楚知道該專業是為企事業單位培養實驗員、檢驗員,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麵向化工、食品、石油、醫藥、輕工、環保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原材料、化學品、工業半成品及成品的分析與檢驗工作。因此,以往“授業解惑”的教師以“獲取知識”為目的的教學不能解決實際生產所需,從而造成學生就業困難。特別是化工產品生產技術的迅猛發展,對化學檢驗崗位人員操作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凸顯了專業技能的主導地位。因此,專業課教師要培養的是具有運用化學分析、常用儀器分析方法進行工業分析與檢驗工作技能的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的學生,具有正確的就業創業意識以及一定的創業能力的學生。
2 分析中職類學生的學習現狀,構建生本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
中職生大多是因為進不了高中,才不得已入讀中等職業學校,還有部分學生因為無法適應流水線上的打工生活而被迫重回學校。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心理傾向方麵往往存在缺陷,他們認為在校期間既要學習文化基礎知識,又要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課程結構複雜,內容難度大,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喪失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如何讓他們樂意留在課堂,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值得教師好好地思考。80後的職校教師可以借鑒教學中的一些老教師的成功經驗,結合中等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構建生本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
郭思樂教授提倡的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學生,全麵依靠學生,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變為主要依靠學生的學。而教師則退後,教師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這不僅僅是教育方法的轉變,也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誇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這樣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種教學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所要實現的,也正是這樣的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