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中還有三萬嫡係還堪用,老師帶上這些人也好助助士氣!”孫傳庭有些沉重的說;他的職責是防衛山西,沒有皇命不可遠離,隻是他能拿出手中僅有的這點力量交給洪承疇,足以看出他對老師的這份重情!
洪承疇沒有絲毫的客套,隻是意味深長的望了孫傳庭一眼,突然閉上了雙眼,而後又猛的睜開,好似下了很大的決心才道:“洪某本是一屆文官,無奈天下遍布流賊,才被推入行伍之列;十數年來深受陛下信任,卻沒有為陛下掃清寰宇;反而賊越剿越多,韃子越戰越肆無忌憚。洪某深知有負皇恩,此次惟願與韃子死戰,若是不幸罹難也算有始有終;隻是有句話要告訴孫大人——事已不可為!你當好自為之。”
孫傳庭與洪承疇相識二十餘年,從來都是見他意氣風發,從未見過這種心灰意冷之時;剛才的話語中分明是在告訴他大明已經難以繼續,要他留些後路。
要知道洪承疇依舊算的上大明帝國軍權最大的人物,他都這樣帶著赴死的決心,勸著親信另想它法的意思,這代表著他真的心灰意冷之極,希望都已經蕩然無存。
亥時,大同西門悄然打開,衝出十幾支百人隊的騎兵,向著不同的方向奔去;將附近發現的人,無論是誰都一律趕殺殆盡。
時間不長西門開始走出大批的官軍,總數在十三萬!接近半個時辰才全部出城,逐漸消失在寒冷中夜色之中...
洪承疇騎在馬上攏了攏大氅,阻止刺骨的寒氣順著脖頸灌進胸口;他上了一個道旁的小土坡勒住馬韁,看著一隊隊的官軍走過他的身旁,眼中透出了一股興奮的意味;
能從大同帶走十三萬人馬,這是洪承疇之前沒有想到的事情,他原本隻有把握帶走他的標營四萬洪家軍和孫傳庭的三萬人馬。
這一切都要感謝下午的會議,洪承疇當時見到大同城中的十幾個勢力的首領,一句話都沒有說出口,卻突然潸然淚下,連他自己都覺得有些突然;這一幕讓原本隻是前來走個過場的首領們愕然了。
之前他們甚至暗中串聯過,都已經下決心不會跟隨洪承疇出城去找死;但洪承疇老淚縱橫的一幕依舊打動了他們早就冰冷的心靈。
“各位,亨九即將帶兵出城尋找清軍死戰;本想與你們借些兵同往,但亨九從你們的眼睛裏已經看到了結果。”洪承疇頓了一頓,揮手示意一名親兵遞過來的白色手巾,也不管仍舊掛在臉頰上的濁淚,繼續說道:“亨九無能,上不能替陛下分憂,下不能讓你們榮華富貴,此去唯有一死。可亨九要說:你們手中握著人馬,卻無法形成合力,早晚也會步了亨九的後塵;今日亨九不以天下兵馬總督的官銜與你們說話,隻以一名老人的見識細說衷腸。”
“我此去,大同府的安危就再管不到了,就算韃子無法攻取,李賊也將不日可到!惟願各位保重。”
說到這裏,洪承疇說不下去了,突然之間覺得再說這些話沒有絲毫的意義,隻是手握劍柄,深深的仰天歎了一口氣,眼睛不再看向下方的眾人,轉過身大步的向外走去。
下麵的眾多首領一時間麵麵相覷,還未從剛才的話語中醒轉過來,但洪承疇留下的那股決然的意味卻在大家的心中不斷的發酵!
等到洪承疇帶著人馬準備離城而去的時候,點將台下多了許多的人馬,一個個目光灼灼的望著登上點將台的洪承疇。
洪承疇回想著城內發生的事情,重新聚攏了一下大氅,讓戰馬輕步跟上隊伍,時間不長便一同消失在了寒冷的夜色中!
有了這十三萬人馬,洪承疇心中重新升起了戰勝清軍的希望;雖然這支人馬之中有一半的烏合之眾,但人數卻仍舊比清軍多了不少,若是對戰他仍舊有希望取得勝利!
就算不能打敗韃子,也能斬掉他一條有力的手臂吧!洪承疇想著,心思重新活躍起來。
“大人你看,韃子在攻城!”身旁的將領指著已經被甩在身後的大同城說道;那裏冒出了火光和隱約可聞的炮聲;所有人都知道雖然清軍繞開大同城千辛萬苦的進了關,但大同作為後撤的必經之路,他們絕不可能輕易的放棄,一心要拿在手中。
‘這次出城仍舊被韃子獲得了準確的消息!城中剩餘的六萬多人馬能守的住嗎?’洪承疇輕輕的搖著頭,轉過頭不再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