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李過相邀(2 / 2)

如今以李自成為主的義軍已經被朝廷的各路兵馬完全的趕出了山西;雙方正在延安——鳳翔一線相互攻守!而陝西剛剛大災過後,糧草難覓,對於義軍來說形勢並不樂觀。

也根本無力估計遠在襄陽的張可旺。這才產生了李過寫給陳一凡的這封信!

陳一凡自然明白現在並不是最合適的打擊義軍的時機,應該等到雙方都消耗的精疲力竭之時才是最好的時機!

但雖然不是打擊義軍最好的時機,卻是最好的攻取湖廣的時機;

若青山城不趁著雙方在北方無暇南顧之時拿下湖廣和江浙一帶,等到兩方一旦分出勝負,隻怕青山城要付出不知道多少倍的代價才能取得了!

雖然不同意李過的建議,但陳一凡在禮節上仍舊給他回了一封信,言詞溫和,但卻表達了青山城一定要獲取湖廣的決心!

在另一方麵陳一凡又適當的表現出了對於義軍的同情和願意友好相處的心意。表示張可旺若是願意撤離襄陽,青山城的士卒將禮送他們處境,甚至可以讓他們借道變州府前往陝西;另外還可送給他們一些糧草之類的物質!

陳一凡和關山月商議了一下這封書信的內容和措辭,都覺得雖然拒絕了義軍的說請,但卻也絕對不會就此得罪了對方!

誰知這封信發出不久,卻意外的得到了陳一凡沒有想到的回複;

從這封信的回複之中,陳一凡和關山月都覺得這封信完全就是李自成的意思,沒有張獻忠的什麼事!

因為這封信沒有半句提及襄陽的戰事,也沒有提及張可旺幾萬人馬是走是留;

信中李過懇請陳一凡五日之後在漢中一唔;具體談論什麼事情卻沒有言明!

陳一凡心中有些嘀咕,為何李過突然這麼冒昧的邀請?想來想去卻抵不住心中的誘惑,決定到期前往。

陸天等人沒有阻攔,他們知道李過不可能因為青山城攻打襄陽城,就將陳一凡誘騙過去伺機殺害;那樣隻會增加雙方的矛盾,對於義軍如今這麼不利的局麵下,他們絕對不會輕易再樹立青山城這麼一個不弱的敵人!

大家都在提醒陳一凡,不要輕易被義軍拉攏;如今相對平穩的青山城正隻身事外,如今這種狀況是非常難得的各方都不敵視的局麵;隻要不被義軍拉攏,大家都想不到還有什麼對於青山城不利的事情!

五日之期很快便到了,陳一凡傳送到變州府,又騎上白澤飛行了兩個多時辰便順利的來到了漢中城外!

李過早已在約定的地點等候,見到陳一凡前來,非常的熱情,攜著他的手一同進入一座城外的府邸之中!

陳一凡用心的觀察了府中的情景,發覺府中除了幾十名平民打扮的義軍之外,其他的一應設置都與平常的官宦之家沒有什麼區別;李過更是身著文士服飾,腰間連佩劍都沒有攜帶。

這樣的安排讓陳一凡很滿意,他如今仍舊是朝廷的命官,當然不願意大張旗鼓的和義軍相見;

李過顯然在這方麵顧及到了陳一凡的感受,將這次會麵布置的沒有一絲風波。

陳一凡身上最大的依仗——冰火墜,說起來一半還是由李過贈予的,對於這個文雅而有沉穩的儒將,陳一凡心中除了欣賞還有些感激!

再見到今日李過的用心布置,不覺得好感又升,心中想著:若是李過有什麼需要,隻要不過分,就適當的幫助一下!

雙方落座,李過說起兩人分別後,一直都在關注著陳一凡在川中的發展,如今已經穩穩的將四川控製在手中;對此他說他和闖王都十分佩服等等。

陳一凡也問了些最近的局勢,義軍和官軍的戰鬥態勢之類的事情。

無意之中卻得到了一個消息:清兵又有蠢蠢欲動的跡象!陳一凡連忙詳細的請李過說了一下。

如今正值隆冬,關外的水草枯黃,同樣糧草不濟;對於休整了整個秋季的清兵來說,又到了掠奪的時節。

盛京已經在召集各部以及蒙人會合,不出這個月就將南下了!

“朝廷不知此事嗎?”陳一凡問道;

李過笑道:“怎麼會不知?原本在延安府圍攻我們的官軍已經被抽調過去支援邊關去了!”

陳一凡點了點頭,對於清兵和義軍他的態度完全不同。

他認為義軍是內部矛盾的產物,而清兵則是正經的外敵,兄弟相仇可以和解但外敵卻無法善了!

若是有可能他寧願帶兵前去抗擊清兵,而不是在內部廝殺,隻不過如今他也隻能在一旁觀看,有朝廷的大軍在,根本沒有他的什麼發揮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