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無計可施(1 / 2)

拋開秦剛在綦江城大刀闊斧的行動不說;同一時間,李鼎帶隊順利的突破地龍堡;而徐副將那一路有了王汗的炮兵支援,攻擊力加強,也是突破了金子壩,算是突破了海龍堡三層防禦中的第一層!另一路的呂健今日卻沒有進展。

地龍堡內的叛軍共計接近四千人,這裏是海龍堡最後的一道屏障,今日青山城已經順利的拿下了此地,下一步就可以對核心的海龍堡發動最後的攻擊了!

以海龍堡為核心的防禦體係,有十六關兩城三堡,事實上青山城目前攻下的也不過隻有三關一堡,還有絕大多數的工事仍舊掌握在叛軍手中!

但青山城沒有那麼多的力量從外圍逐一解決,他們的辦法很直接,就是找到一條線,從外向內攻破,一直攻到海龍堡前;

隻要將海龍堡攻破,其餘的工事就算仍舊死守也將失去希望;現在的青山城已經連續闖過了三道險關,兵臨海龍堡老營之下了!

最主要的一點是陳一凡反複強調的,那就是攻下叛軍老巢將楊氏幾百年來積攢的財物握在手中!這項任務不能讓別人插手,甕水司的猶鶴不行、徐副將不行;隻有李鼎這一路首先攻破海龍堡才可以完全達到目的!

隻是海龍堡的防禦實在強悍,據際遇先生估算堡內如今大約有近兩萬人;其中一部分為楊氏的族人,另一部分是守堡的精銳叛軍;最讓人忌憚的是守將正是楊應龍手下第一大將楊珠!

自從李鼎進入播州以來,聽到最多的一個名字不是楊應龍,而是楊珠!此人不但是楊應龍手下第一悍將,又號稱播州第一勇士!

李鼎多處搜查過他的資料,楊珠年齡三十出頭,十五六歲便跟隨楊應龍南征北戰,曾經在協助朝廷剿滅起義軍之時立過大功;

最玄妙的一說,說他曾經縱馬越過五六十米的懸崖,突然出現在敵將麵前,一刀將敵首砍下;趁著敵軍混亂,在上萬起義軍之中來回砍殺,無一人可以擋住他片刻,一直堅持到楊應龍帶兵前來,又合力將兩倍有餘的起義軍殺的落花流水!

那年楊珠隻有十八歲!自從一戰成名。在播州的形象就是悍勇無比的象征。

並且楊珠自幼便跟隨楊應龍,其忠心不必懷疑!所以楊應龍才敢帶著人馬離開播州,而放心的將海龍堡的防備任務交到了楊珠的手上!

有這樣的悍將帶著一萬多人的叛軍,防禦著播州最難以攻擊的堅固城堡之中;這場仗的難度可想而知。

陳一凡站在地龍堡前,向著遠處眺望海龍堡的情形;直到此刻他才看到海龍堡的全貌。

遠遠的觀望著懸孤在群山之首龍岩山山巔;方圓十幾裏。從這裏可以看到山巔之上青石築就的高大城牆依山而建,既高大雄偉又與山勢地形融為一體;堡內旌旗便插,海龍堡四麵均是懸崖峭壁以及深深的峽穀,隻有山陰一條僅容兩人並行的石徑小道可通堡內;

李鼎和一群將領此時正站在小道麵前,堅固的青石砌成的小道坡度明顯,向上看九曲十八彎,蜿蜒崎嶇;從這裏攻打,對方隻需很少的人馬就可以將青山城的士卒壓製在山下。

李鼎調來王汗手下的白杆兵,詢問他們是否可以在岩壁之上攀爬上去,一眾翻山越嶺如走平地的士卒看看筆直衝天的岩壁也是紛紛的搖頭!

回到地龍堡大家都是一籌莫展,火炮從山下根本無法打到山上;單靠士卒擠在狹窄的山道上硬衝想想就覺得沒有可能。

青山城的優勢是優良的裝備和訓練有素的士卒,但在這種天險麵前卻也束手無策;大帳之中鴉雀無聲,沒有人想出什麼對策!

一個上午,陳一凡和一眾將領枯坐在大帳之中,沒有議論出什麼解決辦法!

下線之後,陳一凡將遇到的困境說給大家聽;陸天問道:“你是否上網查詢一下當初劉挺是如何將海龍囤攻下的嗎?”

陳一凡道:“介紹的都很粗略,沒有什麼借鑒的地方!”

陸天道:“既然海龍堡內有兩萬多人,能不能使用圍困的方法,使得他們斷糧斷水,不戰而勝呢?”

陳一凡搖搖頭:“在此之前楊應龍早已在堡內囤積了大量的糧草武器,並且有大型的儲水池;像播州這樣的天氣,恨不得天天下雨,水也是不缺的;這個辦法很難在短期內奏效。”

秦曉婉見到陳一凡眉頭緊鎖,問道:“我再將小飛借給你,讓他載著你飛上去,放出百十名星級士卒,若是多幾趟也能取勝吧?”

小飛加上冰火墜,倒也可以將人馬送上海龍堡;陳一凡心中一動,也許這個方法可以用上一用!但又很快搖頭否決,小飛等級太低,就算勉強飛上海龍堡也接近了他的高度極限,海龍堡現在的防備一定十分嚴密,隻怕小飛的用處也不會太大,而且有可能再次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