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少年機智多
王清大鬧警長張歪脖家後,回到家鄉平旺村。回村那天,正是除夕日。王清見家家戶戶糊新窗,貼對聯,一片節日氣氛,才知道要過年了。
王清的父親王大虎已五十多歲。一生以務農為主,耕種著二十多畝土地。家中耕牛農具一應俱全,基本上是自耕自種的農戶,隻有在農忙時,才雇用幾個短工。王大虎還養著一匹膘肥體壯的紅兒馬,幹些配種的營生掙錢。王大虎持家勤儉,精打細算,在村裏雖算不上富有人家,但日子也過得還算不錯。兩個兒子都已娶妻成家。長子王廣老成內向,長年同父親下地務農不離左右。隻因家中幾代人不識字,王大虎決心培養小兒子王清入學讀書,以求將來能成就事業,改換門庭。王清從小就表現得多謀善斷,膽識過人,不像哥哥那樣安分守已,在父親麵前惟命是從。
王清六歲那年在鄉裏大街上見一個銅匠攤子上,擺著各種各樣的銅製器皿。他十分好奇地盯著兩對兒金光閃閃,玲瓏剔透的銅鈴鐺。拿起來愛不釋手地看了好一陣,卻無錢去買,突然他小眼珠子一轉,有了主意。乘攤子不注意,迅速將一對小鈴鐺暗中裝入身邊一個小孩的衣兜裏,然後對小孩說:“你媽在前麵叫你哩,快去吧。”小孩聽後轉身走了,王清繼續裝著看別的東西,攤主猛然見少了一對銅鈴,就問王清。王清滿不在乎地說:“我沒拿,不信你搜嘛。”攤主果真在他身上摸了半天,也沒找到銅鈴,隻好作罷。王清卻得理不讓人,反把攤方罵了一頓後才揚長而去。王清追上那個小孩,從他身上掏出鈴鐺,弄的那個小孩莫名其妙。
王清十歲那年的七月份,天氣十分炎熱,他和十幾個孩子耐不住酷熱,就跑進天王寺院裏乘涼玩耍。天王寺是大同十大寺院之一,正殿雄壯巍峨,森嚴的大殿裏常年香火不斷。神台上一尊尊栩栩如生威不可犯的塑像,使人不寒而栗。幾個孩子一進入陰林可怖的大殿,都跪在地上磕頭。惟有王清不跪不拜,還指點著每尊塑像品頭論足。一個比他大叫王喜的孩子說:“王二,你怎不跪下磕頭?”王清笑著說:“廟是人蓋的,聖像是泥捏的,有啥好拜的?”王喜站起來嚇唬他說“見佛不拜,有罪哩,我們都磕了頭,你不拜佛,今兒晚上就去你家捉你去閻王殿。”
“不怕,不怕。”
“哎,我說王二,你要真不怕,你敢騎在佛爺的脖子上嗎?”
“賭啥哩?”
“我身上沒錢,你說賭啥哩?”
王喜撓了撓頭嘟囔著說。王清眼珠子一轉笑著說:“我要是騎上去,你就請我們去你家瓜地裏吃個飽,行哇?”
孩子們一聽都高興地拍手稱讚,王喜也點頭同意。王清立刻跳上神台,攀著聖像慢慢地騎了上去。王清冒瀆神靈之舉,驚得孩子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當王清跳下供桌,輕鬆地拍著身上的塵土時,孩子們才回過神來。隻聽王清高興地說:“弟兄們,吃反去。”
王清在讀小學時,先生雖然十分厭惡他的頑皮好鬥,不注重聽講,然而每次考試成績總是班裏第一名。這年暑假期間,父親和哥哥要去五台山,想在“騾馬大會”上買一匹好馬,拉公馬配種。十二歲的王清也鬧著要去,父親就帶著他哥倆一起去了五台山。在騾馬大會上王大虎終於相對了一匹毛紅似炎,膘肥體壯的兒馬,但已有四五個顧主轉著馬販子在袖筒裏捏手搞價。王大虎也捏了一陣手,搖頭,馬販子拿過標話說:“你們投標吧,誰的價高,我賣給誰。”王大虎犯愁了,出的價高了怕吃虧,出的價低了又怕買不上這匹好馬。他心神不定的問了一句王廣,王廣一時也拿不定主意。王清見狀說“我來寫吧,保你滿意。”說完背過人寫好一張紙條投入標箱裏。一開箱,果然這匹好馬被五大虎買下。原來王清在紙條上寫著“我比最高價多出一塊錢。”王大虎高興地望著小小年紀的王清,感到培養他上學確實值得,將來長大了一定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