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明通商(2 / 2)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配額貿易,每年給你們多少的貿易配額,你們按照這個配額銷售給大明王朝貨物。對於這個結果,範海峰是喜極而泣,雖然不是自由貿易,但是這也足夠了。

兩個人經過商量,由李勇代表北方共和國前往北京城議定每年各種貨物的銷售配額,並且還要爭取能夠在北京設立一個代表北方共和國的領事館,另外,李勇還要負責前往陝西修建祖祠的任務。至於範海峰,則帶著公孫銘,以及他前兩天到達的一隻多大四五十人的隊伍,前往北方共和國。

對於這個隊伍,其實範海峰和李勇都曾偷偷地觀察過,他們發現作為領隊的公孫銘,實際上更像是服務人員,裏麵說了算的,是一個麵白無須的中年男子,而且隊伍中,這樣的人也最多,還有一些身材強健的漢子,他們腰掛繡春刀,肩掛長弓,一個個眼神犀利,在到了範海峰他們的莊園以後,就毫不客氣地獨自要了一個院落居住,平時也是深居簡出,所有事情都是公孫銘負責。

“這些不會是太監吧?”這是兩個人暗中的猜測,但是麵上還要表示自己不明白。

兩個人再次分別,李勇隻帶了十名印第安士兵,然後就隨同大明王朝派來的市舶司官員,前往遙遠的北京城。而範海峰則登上了“共和號”,裝載著公孫銘一行人離港,這次範海峰也長了個心眼,那就是沒有前往奄美大島,而是在首裏城進行了簡單的補給和休息後,“共和號”就直接啟程前往自由島。這也讓他失去了熊天寶一行人在奄美大島的消息,同時也錯過了國內對他任命為與大明王朝關係全權負責人的命令。

相比起範海峰走水路,李勇就苦了,這一路的辛勞,把這個中年人差點沒給搞垮了,泥濘的道路,能把人顛散架的車輛,緩慢的前進速度,種種都讓李勇是那樣的懷念北方共和國的生活。至少在那裏,沒有這麼坑爹的道路。要是在北方共和國敢出現這種一遇水就變成爛泥的道路,交通部就等著被人堵大門吧。

這一次從泉州府,到北京城,李勇等人竟然整整走了三個月,期間竟然有兩名印第安士兵因為得病而死,讓李勇再一次的為這些糟糕的環境而痛苦。收斂骨灰和遺物,剩餘的人繼續前進。在看到北京城的城門時,李勇真有一種想哭的感覺,難道說古代那些看到帝都都痛哭不已的士子,學子都是被他們前來京城的道路折磨得?

在京城休息了幾天之後,首先是禮部來人,對他們進行各種禮儀教育,這一教育就是十幾天,期間折騰的李勇是死去活來,就在李勇以為折騰結束以後,就可以見到傳說中的萬曆陛下的時候,卻被告知和鴻臚寺商談每年的貨物配額,一下子把李勇搞的從天上掉到了地下,你說我就是來商議貨物配額的,你給我進行什麼禮儀培訓啊?禮儀培訓完了不就是見架的?有沒有是這樣?

不過正事要緊,從此以後,李勇就和鴻臚寺商量起了每年的貨物配額,不都說這些當官的都是大儒嗎?不是都是謙謙君子嗎?怎麼也會為了一點點貨物的配額跟潑婦一樣的砍過來砍過去?不知情的還以為是一幫潑婦罵大街呢,好吧,這些大儒,腐儒的表現再次的讓李勇失望了,這些家夥一個個的都是人精,甚至於連那個地方需要多少什麼貨物都能夠提出來。為什麼傳說中的上貢貿易都是那麼來錢的呢?最後,這些人讓李勇徹底服氣了,真應該讓他們去做生意,估計都是百萬富翁。李勇唯一慶幸的,就是這些人對這個世界了解的還是太少,這才讓自己鑽了一些空子,從而增加了一些配額。但是這些家夥提到的一個問題,一下子就把李勇給難住了,因為這些家夥竟然想要買船,你說你們好好地玩你們的硬木帆船不行嗎?玩什麼蒸汽船啊?你們玩得轉嗎?對此,李勇隻好表示,這個必須要申請國內批準,否則就不能銷售,這樣才算作罷。

剛和老婆孩子看電影《帕丁頓熊》回來,隻是我在想,什麼時候,咱們自己的兒童片能夠拍到人家的水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