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味
作者:
書薦
《貳時代》/潘采夫
本書目錄所涉人物從陳丹青、餘秋雨到黃苗子、文懷沙,大多是文化人物。可怪的是,當今天下,不管是朝堂上一名玩“躲貓貓”的衙役,還是山野裏的一介玩“紙老虎”的村夫,不管是德藝雙馨的文藝界人士,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房產商人,朝堂內外,城鄉山野,一派“二”姿爛漫。當此“二”時代,或曰裝“二”時代,不管它的形容多麼猥瑣,總是靠近了真相,真相不管如何醜陋,還是要努力地盯視,千萬不要別過臉去。潘采夫努力忍住惡心,為我們畫了一幅“二時代行樂圖”。有心人不妨按圖索驥,將暗藏在時代心髒中的魔鬼仔細打量一番。
《紅樓眼神》/劉心武
《紅樓眼神》包括三輯閱讀欣賞《紅樓夢》的文章。第一輯《紅樓眼神》把書中幾處關於人物眼神的描寫拎出,道其妙處,解開人物瞬間心理,心機、智慧、無奈、隱忍各種細微心理,盡表世態炎涼、人事微妙,人世蒼茫。可謂:閑閑無一語,無聲勝有聲。第二輯《紅樓拾珠》,則集中分析書中人物的精彩語言。綿裏藏針,字裏含情。正是:紅樓話中話,驚起夢中人。第三輯《紅樓細處》,為作者對《紅樓夢》進行文本細讀的心得,也包括把《紅樓》中對詩境、實境的描摹與現實社會相互映襯交織。書生歎世,文心雕“紅”,堪稱:盡說紅樓真共假,笑看世上有還無。
碟訊
《將愛》/中國
當開場的音樂慢慢響起的時候,當那句最熟悉的歌詞“等你愛我……”唱起的時候,已經就足夠讓人情不自禁地流淚了。導演張一白用穿越時空的手法,通過展現三種不同的結局,讓人回味著楊崢、文慧那最初的夢想和最殘酷的現實。
三段可以用文藝的、浪漫的、唯美的來形容吧,可能最容易讓人落淚和感動的,也就是第二段了,因為我們當初把楊崢、文慧想的過於美好,所以才會覺得他們受苦受難就像我們自己身臨其境,更像是自己融入到了他們的生活一樣,不自覺地會為他們的不幸福和不幸婚姻而感到自責和歎息。但他們的身上同樣又因為生活閱曆的豐富而展現出了另外一種效果,正是因為這樣,才讓我們覺得時間的烙印是那麼的可怕和無恥。還好,我們都可以接受,因為我們都隨著時代的流逝而變得更加成熟。
《20,30,40》/香港
張艾嘉是一直以多才多藝的女強人著稱,踏入演藝圈已有三十年,佳作頻頻,而這部《20、30、40》絕對是年度必看的輕喜劇,聚集了老中青三位影後第一次同台演出。影片的內容仍是張艾嘉一貫關注的都市女性話題,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遇見正確的人,就要抓緊機會好好談一場戀愛。不過在這個可遇不可求的時刻還沒有降臨之前,就讓自己努力去過每一天,每天都可以製造屬於自己的快樂回憶。
張艾嘉帶著這部作品去柏林角逐金熊時,曾經說她從阿莫多瓦的《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裏汲取了靈感。其作品確實向來都有靈敏細膩的特點,該片比較有趣的部分都是略帶喜劇感的細微心事的泄漏,尤其在三位影後的努力詮釋下,一些細節片段都折射出動人的光束。該片作為唯一的華語電影入圍第54屆柏林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