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無論是朝堂政事,還是新皇登基的籌備,都不用他操心,可他也沒有閑著,他幾乎是夜夜溜出皇宮,天明才匆匆而回,他去的地方是大青山上的一處絕壁裂縫。
那裏雖不如終南山老聃洞隱蔽,但因其也是在懸崖之上,又是在兩山夾縫中間,尋常人從山外很難發現這裏,即便是武林高手偶然路遇這裏,想要上去也是極其困難的,何況,他還用一塊千斤大石封堵住那絕壁裂縫。
不錯,黃金輪盤就被他藏在這裏,為了將這東西藏得不為人知,李承訓著實費了一番心計與勁力。
首先,這輪盤從最開始就沒有被裝在棺材裏,而是裝在了車底板中,由於其重量很大,必須要六匹馬才能拉得動,所以皇帝才賜予李承訓六駟馬乘,那假棺材隻是為了在到達隱國後開棺,證明李承訓未將任何東西運回隱國而已。
其次,即便是空棺運回,也會引起聰明人的猜測,因此他特別請求少林和尚幫忙,請他們押運著另一副棺材去長白山天池,盡量搞得神秘,貌似在運送貴重物品,這是疑兵之計,這一切都是為了有朝一日袁天罡回來,令他摸不著頭腦。
最後,使團回到隱國都城前夕,李承訓已悄然將輪盤從車上卸下,以他一個人的功力,完全可以拿得動這輪盤,當時在老聃洞時,他拿不動輪盤,是因為輪盤埋在巨石中。
他將輪盤連夜帶到了大青山,又花費數日時間才尋得那理想的埋藏地點,大自然本就巧奪天工,加之李承訓通天的本事,做到這點並不困難,事後他又返回使團,反正他現在無名無分,來去自由。
這樣一來,即便一萬唐軍兵士知道他們攜帶了輪盤,也不會知道輪盤的真實下落,加之李承訓再命人當眾打開棺材,以示輪盤不在,相信所有人都會如墜霧中,但他知道袁天罡不會信,所以他才又布置了少林僧人去太白山的疑陣。
曹操有七十二疑塚,使得世人至今不知其墓穴在何處,李承訓短時間內,沒有能力安排得太細致,隻能做到狡兔三窟,但他必須這樣做,否則的話,他和他的隱國,他的後代很可能會有滅頂之災。
袁天罡不知道去往了何處,其想重返大唐必定要再借助輪盤穿越回來,而如果不將輪盤從終南山移開,他一旦好了傷疤,必定尋到那裏,返回大唐,所以一定要將輪盤移走,還不能留下蛛絲馬跡讓其知道輪盤移動到了那裏,這便是李承訓疑兵之計的緣由。
黃金輪盤被藏匿的地方隻有他一個人知道,那封堵住洞口的巨石有千斤重力也隻有他一個人能搬得動,加之其來無蹤影的鬼魅身法又隻在夜間行走,想隱藏這個秘密,並不困難。
隱國大局穩定,文臣武將各司其職,具體的工作自有下麵的人去完成,因此李承訓回到隱國後,算是卸下了身上的重擔,隻等著一個月後完全將皇位轉承,左右事情不多,他就夜夜去那隱秘之地研究輪盤的秘密。開始的時候,他來這裏較為頻繁,但半個月後,他便完全喪失了信心,因為他根本破譯不了那輪盤上的文字、符號和密碼。
李承訓很沮喪,但他沒有辦法,也知道這事兒急不來,便將那些奇怪的符號全都拓印下來,又打亂分散裝訂在一處,打算日夜放在身邊慢慢研究。
一個月很快便過去,到了汝南公主的登基大典的日子,李承訓卻是變得異常高興,也不知他是個怎樣的心態,自己不做皇帝,讓自己的女人做皇帝,還這般快樂?
而這個時候汝南公主卻又打起了退堂鼓,她原本就是不同意繼位的,在李承訓甜言蜜語的哄騙下,被說動了心思,她又確實心疼李承訓這些年的勞苦,也就勉為其難的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