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是將那黃金輪盤挖出來,他已與李世民商量妥當,那輪盤會被他帶回隱國慢慢研究,一來或可找出穿越密碼,將李世民帶到未來科技世界中,未必不可以為其延年益壽。二來,如果輪盤繼續留在那裏,他很擔心袁天罡在其他的立時節點中,將輪盤挖掘出來,並重新集齊十二枚扳指,再穿越回來。
曆史的每個節點中,都會存在著一個平行的空間,發生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而此刻他擁有黃金輪盤和十二枚扳指,不代表在其他的時空節點,這些東西仍然存在於他的手中。
李承訓沒有與七位皇後享受團聚之樂,而是化裝成軍士,準備跟隨王虎帶著五千大唐兵士,開始挖掘兄弟屍首以及黃金輪盤。
他用大唐軍士來做這個工作,是因為黃金輪盤最終要被他運送到隱國,最好還是不要讓隱國士兵知道得太多為好,當然,他也沒有狠到待事成之後,全部坑殺這五千軍士以保秘密的程度,他會以其他的辦法來隱秘這時光輪盤。
鐵手鷹和出塞鷹自然也在隊伍中,兩人是含著眼淚在做這件事情的,特別是鐵手鷹。他是有機會與兄弟們一同赴難的,硬是被賈墨衣和無憂給救回來的,此刻他竟然有些恨恨不平,可想到自己若是死了,隻剩下妻子出塞鷹形單影隻,那她該如何得活?便又對她們充滿了感激,這種矛盾的心情令他痛不欲生。
隱國七皇後見到李承訓還活著,而且似乎功力更加精進,自然是喜不自勝,可畢竟戒癡、鐵手鷹、傲天鷹,還有數十位大內侍衛都因其而死,她們又笑不出來,自也是另一番複雜的情緒,但無論如何,她們的心安穩了。
按照李承訓的安排,汝南公主與長樂公主回皇宮伴駕,畢竟一旦他們回轉隱國後,怕是再難有與李世民團聚天倫之樂的機會,而其他人則全部待在至相寺中深居簡出,畢竟對外來說,李承訓已經死了,她們是居喪期間,不要讓外人看出馬腳才好。
這些都安排妥當,在他動身去挖掘坍塌的老聃洞前,還有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去麵見少林三祖以表達自己的謝意,由於戒癡的屍身尚未找到,因此少林派門人並未隨其他江湖中人離開。
李承訓麵見三祖,當即以大禮參拜,若不是三祖將近百年內力傳給他,他如何能夠活到現在?而戒癡和尚為救他而死,他也需給少林一個交代。
他規規矩矩的講述了老聃洞內發生的一切後,已經淚染衣襟,倒不是他故意做作,而是他覺得自己一生得益於少林太多,卻虧欠於少林太多,最後拜服於地,表示自己不知該如何回報少林恩德,深感惶恐。
少林三祖,勿言、勿聞、勿視都是得道高僧,對於得失看得很淡,他們聞言連連擺手,說是除魔衛道是佛門弟子的本分,何足道哉?至於將功力傳給李承訓,那也是一種得失之間的緣分,對於那三百年洗髓經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李承訓頗具佛門悟性,立時明白三祖言外之意,伏地向三祖叩頭承諾,他必將少林武功用於正道,造福天下百姓,而不會妄動殺戮與幹戈,請三祖放心。
三祖含笑點頭,他們說李承訓身上有股子浩然正氣,並不擔心其辟入斜徑,但他們比較擔心袁天罡會回來報仇,恩仇是最難放下的,而一旦袁天罡前來報複,再來一場類似帝都鬥陣的大比較,恐怕其下手不會再留情。
李承訓聞言沉默半晌,他心裏清楚,如果袁天罡還算一個智者的話,應當不會再與自己糾纏,畢竟過去就過去了,沒必要兩敗俱傷,但世事難料,特別是涉及縱橫古今的奇恥大辱,以及穿越輪盤,就很難說袁天罡會做出什麼事來。
“請三位大師放心,縱然無名粉身碎骨,也不會令其傷及無辜,無名在此立誓!”
他擰著眉毛,鄭重的舉起右手三指,在佛前立誓,他這不是衝動而為,一來,那是他的責任,畢竟事端都是因他而起,二來,他覺得無以回報少林,非此不可,三來,他想到了一個躲避袁天罡尋仇的法子。
三祖本沒想要他承諾什麼,隻是隨便提醒他而已,沒想到李承訓如此英雄,都大感意外,隨後見其一臉的堅定神色,都信他必然有法子防患於未然,這才放下心來。
“三位祖師爺,無名此來還有一件事情請祖師爺幫忙!”
李承訓再叩首,向三人講出了他的請求,聽得三祖麵上一片詫異,愣怔過後,卻是一口應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