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孤俠原為誰(1 / 2)

但說楚雲昭結識豪俠心中喜悅,一路攜同鍾綠衣往紫瀾山進發自不必多說。

說到此,各位看官尚且不識這段靳峰為何人?

話說此人出身青龍寺,是前任主持癡行大師的關門弟子!也是唯一一位繼承癡行大師衣缽,得其“海嘯伏鯨掌”三九二十四掌法真傳的弟子。

其父段明德,乃是劉備帳下背劍官,隻因追隨劉備入川之際酒後疏忽大意,以致身負青釭寶劍無故被盜!劉備怒而剮其千刀而亡!

劉備乃仁德之人,段明德在諸葛亮火燒博望坡一戰中曾替劉備擋過一箭,致使左臂殘廢,劉備感其忠勇遂納為心腹,命其背劍侍奉左右。如今有失,一怒之下竟剮了舊日恩人,隻是追悔莫及。

於是劉玄德身負荊棘,親自前往段明德妻兒麵前請罪,說到情急之下竟要仗劍自刎。

當時段靳峰年方十七,正是涉世未深少年青春。雖恨其以極刑處死自己的生父,卻也曉知軍法無情。

因自幼受父母熏陶,深感劉備是赤誠仁德之人,見此狀況即道:“青釭寶劍非比常物,我父酒後失職,理應授此極刑,我之仇人乃盜劍強徒,我必苦練武功找到真凶為父報仇!”

劉備見其年紀輕輕相貌不凡,而且是非分明,公私不誤!甚為喜愛。

翌日,設了校場便要考其武藝,但見段靳峰使出段氏三十六路索魂鞭,鋼鞭生猛,威力四射,劉備大喜!派心腹之人前往青龍寺,招其世外摯友癡行大師前來敘說緣由。

單說三人設席而坐,劉玄德說到傷心處竟對癡行泣而作拜,並祈請癡行大師收段靳峰為俗家弟子,傳授其絕世武藝。

癡行觀其人才,但看筋骨相貌竟是難得一見的武學奇才,喜悅非常!隻道:“老衲謝過玄德公在我垂暮之年賜我武學奇才,使我畢生絕學不至後繼無人!阿彌陀佛,善哉!”此語一出,二人仰麵大笑!隻感肉眼不識大才,以至相授恨晚......

話說段靳峰自白帝城與楚雲昭結拜,隨後騰雲疾步直奔益州方向而來,多年江湖奔波隻為找到青釭寶劍,尋覓仇人蹤跡。

這日,段靳峰隻身行至夷陵境內,眼見暮色將至饑腸轆轆,卻偏遇僻壤窮山,幾十裏不見驛館。

無奈,隻得席地而臥。忽見北山盡頭黑霧彌散竟似炊煙嫋嫋,心中大喜!繼而吐納行氣,魚躍而走,不消半柱香功夫,眼前便呈現一座籬笆茅舍的農家小院。

此院深處險峰之下,想必主人家是在此謀生的獵戶。

果不其然,隻見四周牆壁盡是鹿角獸皮,屋簷下掛滿臘肉香腸。

這幾日段靳峰隻顧趕路,連日皆以素餅野果充饑,如今想起鹿肉葷腥,腹中更覺饑餓難耐。

隨即拱手拜會,隻說夜不歸路,特來投宿。

少時,不見回應,便輕推院門而入。

但見院中草舍之內紅燭搖曳,卻是嚶嚶之聲不絕。似有男人喘息,又有女聲啜泣,想是男女之間正在行那雲山霧雨。

然而段靳峰雖近而立之年,但一心為報父仇,棲身青龍寺苦練功法,卻從未近過女色。對於男女之間那雲外之音更是不知半解。

“在下段靳峰,路經此地,祈請借宿一晚!”語氣豪邁恭敬。

隻是屋內明明有人卻還是不見回應,想是沒有聽見?隨即又道:“段靳峰拜請主家借宿一晚!”聲如洪鍾!

隻說屋內二人方待入港,男子正值歡迷之際,忽聽院內洪鍾響起,一時緊張情急,頓覺真氣外泄,五內俱燃。

“好個不知好歹該死的鬼!”隨即穿衣起身,操刀而出。

男子不由分說,掄刀便來,隻想一刀了結這個壞了自己好事的遊魂野鬼。

段靳峰不明就裏,隻見來人青衣布衫道士打扮,卻使一柄金刀,不倫不類竟像是江湖別派青衣門的路數。

無怨無仇,卻沒有動幹戈的理由。

段靳峰無心應戰,左手撫背隻是站立不動。

無奈那卻是金刀虎虎生風,隻欲一刀劈了自己。

眼見金光襲來,段靳峰急出右手索魂鞭阻擋,隻聽哐啷啷一聲,那道人金刀登時被震出數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