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表國家執法,有什麼好怕的?怕事就不辦案,辦案就不怕事!”對於這樣的威脅,劉文勝始終嗤之以鼻。
為民服務——“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在控告申訴接待室工作過的人都知道,吉林省長春市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處信訪接待科科長吳慧清做的不是“輕省活兒”,但她一幹就是16年。
作為檢察機關為民服務的“窗口”,坐在控申接待室的人天天都要與來訪群眾打交道,工作量大,還經常不被人理解。但吳慧清始終把來訪群眾當作親人,進門便行“三個一”——一張笑臉相迎、一句問候致禮、一杯熱茶近情;無論來訪群眾的情緒多麼激憤、言語多麼難聽,她從來不急不惱,始終悉心調處、依法辦理。
因兒子尋釁滋事被關押後死在看守所,多次上訪無果的馬大嫂捧著兒子的遺像,拉著白底黑字橫幅,跪在長春市檢察院門前。吳慧清倒了杯水給她,她不接。吳慧清幹脆也席地而坐,在炙熱的太陽底下陪她平息情緒。
到了午飯時間,吳慧清去飯堂打回飯菜笑著雙手遞到她麵前。這位和馬大嫂素不相識的檢察官,用真誠和耐心打動了她。馬大嫂終於起身,隨吳慧清進到接待室。
吳慧清弄清事情原委後,立即聯係有關人員到接待現場,聽取馬大嫂的訴求。看到吳慧清為她的事情忙前跑後,馬大嫂麵色終於“陰轉晴”。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馬大嫂反映的問題最終得到公正處理,還獲得20萬元的司法救助。
“人心換人心。”吳慧清感慨,隻要我們真誠對待群眾,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真心為他們排解矛盾困難,群眾會看在眼裏。
如果一位基層檢察官生前就能得到百姓認可,那他離去後就更加令人懷念。
因女兒被撞身亡而肇事司機逍遙法外,段老太隔三岔五就到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檢察院上訪,批捕、公訴部門的接待人員都被她數落個遍。
每當這時,檢察官劉寶奇就主動把她請到辦公室,耐心細致跟她談心、聊天,給她買飯、買車票。反複多次後,段老太太被感動了,逢人就誇:“劉科長是個好人。他真給我老太婆辦事呢!”經過艱難的調查走訪,劉寶奇和同事們查清了案件事實,完善了證據,肇事司機董某被繩之於法,一起長達兩年多的上訪案件終於得到化解。
“我是農民的兒子,知道農民的疾苦。我最願意做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劉寶奇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他對老百姓有著特殊的感情。然而,這些樸實的話再也聽不到了——2013年7月30日,當時已在陝西省人民檢察院公訴二處工作的劉寶奇突發腦溢血,倒在了庭審的公訴席上。
“語言太貧乏了,但想起他的時候,形象特別飽滿。”劉寶奇的生前同事高琳談到他時,百感交集,“把上訪群眾當親人,用老百姓的語言把法理講透、事理擺清、情理說通,是他化解社會矛盾的秘訣。”“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高琳想到的一句歌詞,也許可以作為像劉寶奇一樣為檢察事業奉獻一生的優秀檢察官們的人生注腳。(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