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大國關鍵十年(1)(1 / 1)

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網絡國家。在PC互聯網時代,美國一直是全球中心,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美基本上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使得中國互聯網產業有了超越的機遇。

自1994年接入因特網,20年來我國互聯網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迅猛。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網民數量達6.1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5.8%。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國內域名總數1844萬個,網站320萬家。2008年,我國網民突破2.5億人,首次超過互聯網的發源地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到2013年,我國網民的數量已經是美國的2.5倍。2012年,我國智能手機2.58億部,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最大的國家。

接受本刊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未來10年將是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我國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和發揮我國在互聯網市場和技術上的雙重獨特優勢,把我國建設成網絡強國。

多項指標全球第一

20年前的1994年4月20日,我國接入互聯網國際專線,實現了與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第77個真正擁有全功能互聯網的國家。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網絡國家,突出表現在:——企業、產業規模全球位居前列。據艾瑞谘詢統計,2011年我國互聯網產業總體市場規模2310.8億元,2012年這一規模達到3387.5億元,2013年達到4921.2億元,每年都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長。到2017年,網絡經濟規模有望接近2萬億元,產業規模僅次於美國。同時,一批實力較強的企業湧現出來。2012年我國有2家互聯網公司進入全球互聯網公司市值前十名,2013年這一數字增加到3家。

——“大互聯網”產業展現出巨大前景。我國互聯網產業跨界融合發展趨勢明顯,全麵滲透改造零售、金融、廣告、製造、教育等幾乎所有傳統產業,為未來發展創造出巨大空間。如小米公司利用互聯網方式涉足手機產業,2012年上市銷售126億元,2013年達到316億元,預計2015年將超過1000億元。

——電子商務異軍突起。2013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額達到1.8萬億元,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2013年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突破10萬億元。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信息消費規模不斷擴大,2013全年信息消費規模超過2萬億元。

——兼具市場和技術的雙重比較優勢,產業發展潛力巨大。6億網民是中國發展互聯網產業的寶貴財富。在信息產業領域,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表明: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說,隨著網民的增加,互聯網產業規模將呈現幾何級的增長。因為互聯網是消費遞增的產業,消費它的人越多,它所包含的資源總量就越大。同時,網民的消費將為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提供需求,由此催生新的創新。

相比之下,美國雖然互聯網技術領先全球,但網民數量隻有2.8億,缺乏足夠大的國內市場。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雖然人口眾多,但暫時還沒有轉化為網民數量優勢,印度網民隻有2.38億。相對我國而言,這些國家的互聯網技術和基礎設施也相對落後。目前看,在互聯網產業領域,我國擁有獨一無二的市場和技術雙重比較優勢。這一優勢在“淘寶村”體現得淋漓盡致。

本刊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最近河北、山東、浙江、廣東等地自發形成了20多個“淘寶村”。當地農民主要依靠在淘寶上開設網店,利用農村較低的生活、物流成本銷售商品。這些“淘寶村”網店數量達到1.5萬家,直接帶動就業6萬人,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在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的同時,帶動了物流、餐飲等下遊產業發展。

“‘淘寶村’是中國農村經濟和電子商務核聚變的典型產物。”阿裏研究中心高級專家陳亮說,網上營銷成本低、利潤高、傳播速度快、交易方式打破時空界限,當互聯網的高效和我國農民聰明智慧、勤勞吃苦的特質聚合,就會產生巨大能量。當前,互聯網正加速向農村滲透,2013年新增2100萬農村網民,預計未來“淘寶村”的數量會加速增長。

“互聯網對於中國而言是天賜的產業。”長期跟蹤研究新經濟的深交所副總經理陳鴻橋說,如果說我國有一個大的產業能夠超越美國,那就是互聯網。互聯網將是我國未來第一大產業,將產生很多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互聯網產業也是最好的資源節約型經濟、綠色經濟,為低成本創業提供舞台,可以最大限度激發13億人的創造潛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