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的希望 我們的努力(代序)(1 / 1)

廣告是一門集智慧、激情和挑戰於一體的學科,它讓人著迷,又讓人困惑;它讓人備受鼓舞,又讓人經曆磨難。

廣告策劃作為廣告學的支柱性課程之一,充當了急先鋒的角色。因為需要研究市場,研究消費者,研究流行文化,於是它具有了濃厚的理性色彩和文化品質;然而,它又必須麵向市場,必須麵對銷售的壓力,這一“實踐性”品格又使廣告策劃人不得不卑躬屈膝,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消費者的口袋。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們在編寫本書的時候,就融合了對廣告策劃的理解和希望:

第一,應用性。廣告策劃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我們在理論描述上力求簡明扼要,避免一些學理上不必要的爭論;同時,我們強化了案例的篇幅,在每一章的開頭添加了一個與本章內容相關的品牌案例,希望從案例的敘述中來體現理論的價值。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模擬訓練是一種很好的教學選擇,因此在每章的後麵除了一些思考題之外,特別安排了一份策略單或者一道訓練題。

第二,前沿性。廣告策劃必須緊跟時代、市場甚至民族社會的前進步伐,而且要成為未來的預言者。為了體現這個特點,我們安排了一些時代氣息比較濃厚的內容。例如,在緒論中,我們談論了當前廣告策劃麵臨的一些環境和變化,同時提出了廣告策劃的一些新使命;在第九章中強化了“直銷”和“公共關係”,正是考慮到這兩種形式的時代意義;在最後專題中,我們特意安排了幾章有關品牌策劃的內容,也是考慮到當前廣告公司使命的轉變,品牌的整合傳播逐漸替代原來單一的廣告創意和製作,品牌傳播公司正在成為廣告公司的目標,特別是“城市品牌”策劃一章,更是體現了這種前沿的理念。

第三,思想性。曆史的車輪延續了“變化”的品格,而廣告策劃人隨著品牌塑造成為企業的新使命,愈加顯示出了智者的色彩。許多公司和廣告人,開始把思考消費者背後的價值觀、詮釋品牌背後的意識形態、透視現代社會的生活形態當作自己的責任和挑戰。基於此,我們在第二章中強化了廣告策劃與傳統文化的關聯,在市場調查中強化了對消費者心理洞察的意義,在最後一部分有關品牌的專題討論中,強化了品牌資產的積累等等。

中國經濟的騰飛無疑是21世紀世界矚目的焦點,中國市場無疑也是世界上最令國際企業神往之地。經濟的助推為廣告策劃插上了飛翔的翅膀,也為我們這些大學課堂中的青年教師提供了想像和實踐的舞台。

本書就體例而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二章闡述了廣告策劃的現實環境和曆史傳承,屬於基礎部分;第三到第十一章側重於廣告策劃實務流程,由於企業、品牌主題目標的不同,書中闡述的廣告策劃流程也許會與實際操作有些距離,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專題一、二側重於具體類別的品牌傳播,除了教學的需要之外,也是出於轉變“中國製造”為“中國創造”的曆史使命考慮。

本書得以完成,是分工合作的結果,其中江根源負責了第一、二章和專題二的編寫,以及全書編寫的通稿協調工作;尹琪負責第三、四、六章和專題一的編寫;宋念華負責編寫了第七、九和十章;鮑靜負責編寫了第五、八和十一共三章。

本書從醞釀、動筆,到最後順利出版,首先要感謝浙江大學出版社領導對廣告教育的厚愛,更要感謝李海燕副編審策劃,在此尤其要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徐嬋老師的辛勤工作,正是她的認真、務實和勤奮精神促使我們這些年輕的高校老師快馬加鞭地寫作,最後完成書稿。當然,本書是我們幾位青年教師的首次合作,其中的紕漏和缺陷肯定存在,在此也敬請使用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