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1 / 2)

日上三竿,陽光普照,潼關城裏軍民人等早早起身,開始一天的忙碌,總督府前堂人來人往,亦是繁忙的緊,不過總督府後院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老夫人房裏,趙氏坐於一張軟榻上,房裏幾個丫頭悄沒無聲地候在一邊,一個個正襟危立,目不斜視,另有三個少婦打扮的年輕女子,軟語含笑地圍在趙氏身周,卻是正自陪趙氏用早飯。

這三個年輕女子便是楊剛新娶進門的正室夫人武欣然,及兩位如夫人薑鴻雁、林雯了,古詩說‘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武欣然雖出自名門大戶,可是一點沒落了烹飪功夫,嫁入楊家第二日便親自下廚,精心烹製菜肴奉予婆婆趙氏,這一日又是如此,隻把趙氏哄得開懷之極。

正室夫人表現得如此孝順,兩位如夫人也不甘人後,奉上美味佳肴這一項是不能和武欣然爭的,薑鴻雁與林雯便各自拿出女紅功夫,一個奉上一件新衫,另一個奉上一雙新鞋,隻望在婆婆眼裏搏一個印象分。

古往今來,婆媳關係最是難相處,如何調和兩者關係,也不知愁煞了多少人,可是楊家三位新婦卻與婆婆其樂融融,和睦的緊,或許其中有新婦剛過門有關,可是其中卻也有三位新婦都不乏智慧的原因。

婆媳關係難相處為的是什麼?大多數為的是讓兩者最為著緊牽掛的一個男人,當娘的愛惜兒子,不想與另一個女人分享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即便是兒媳也難做讓步,做媳婦的則想把丈夫完全拴在身邊,即便是婆婆也要爭上一爭!

不敢說是全部,可因為人性中的獨占欲而造就的婆媳矛盾絕對不在少數,隻是鬧得不可開交的婆媳們很少想過,她們的利益其實並無衝突!

為什麼如此說,見仁見智,不做詳述,單說武氏、薑氏、林氏三女,那是真心在討好婆婆,一來華夏傳統中孝道最是緊要,與此之上萬萬不可懈怠,二來麼,與婆婆處好了關係,若是家庭中有了什麼矛盾、衝突,背後才有靠山不是!?

心中偷偷想著心腹丫鬟清早探聽來的消息,百味雜陳卻不露聲色,武欣然不慍不火地陪坐在趙氏身邊,唯有眼神偶爾一閃,顯露出幾分心事,薑鴻雁、林雯則暗自盤算著自家男人是不是還被某個狐狸精霸著,偶爾對望一眼,默不出聲地便結成了同盟。

三個媳婦各有心思,趙氏卻坦蕩的很,居移體,養移氣,做老夫人一年多的趙氏早沒有了當年的戰戰兢兢,兒子侍奉膝下,又剛剛娶了媳婦,趙氏隻覺得萬事如意,再沒有什麼不順心之處。

左看看武欣然,右看看薑鴻雁、林雯,趙氏笑眯眯的,對三個兒媳婦滿意的緊,至於兒子,趙氏卻是有意不去想。

昨日總督府裏抬入一乘小轎的事可不止三位新婦知道,看似不愛多事的趙氏也心裏有數,前番反對兒子納杜家女為妾,是因為趙氏心裏深恨幾次三番謀算自己兒子的杜歡,可是如今杜家敗落如斯,而楊剛又表現得一往情深,心疼兒子的趙氏私下裏想想,便也默許了昨日的荒唐事。

不過是一個妾侍,剛兒喜歡便好,隻是,唔,卻不能讓剛兒太過著迷一個女子,傷了這邊的夫妻感情,這三個孩子在我身前孝順的緊,我這做婆婆的可得一碗水端平了。

沒讀過什麼書,不識得幾個字,不患寡而患不均之類的典故更是聽也沒聽過,可是生活閱曆讓趙氏無師自通,瞧瞧外麵天色,趙氏緩緩招招手,卻是把最為信任的鶯兒喚到了身邊。

“鶯兒,你去看看剛兒做什麼呢?這都什麼時辰了,莫要貪睡不吃早飯,嗯,讓他速速來正屋,也嚐嚐他媳婦兒的心意!”

鶯兒答應一聲,輕手輕腳轉身去了,趙氏笑眯眯地轉過頭,拉住媳婦的手,閑閑地拉起家長裏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