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虐、殺(1 / 2)

勝捷軍北上,清兵南下,一南一北遙遙虎視,同一時刻,大量斥候出現在兩軍之間,為己方查探敵人動靜。

兵法有雲,廟算多者勝,少者不勝,甘陝總督楊剛和固山額真葉臣都是通兵法的統帥,自然要想法設法搞清楚對方的一舉一動,敵之所害,彼之大利,分屬敵對陣營的斥候們還肩負了一個任務,那便是盡量剪除敵人耳目,把敵人變成聾子瞎子。

對於弓馬嫻熟的滿清韃子來說,這個任務並不困難,長於雪地山林的真韃子個個都是追蹤伏殺的好手,故此鑲紅旗清兵自太原南下,正麵幾乎未遇敵手,原野、道路牢牢控製在韃子兵手裏,勝捷軍一方的斥候壓根不敢露頭。

騎射功夫不如人,這是沒奈何的事,陸明手下的斥候雖然心裏憋屈,覺得丟臉難堪,可也隻能讓開大路、原野,不過,韃子兵畢竟來自關外,而腳下的土地卻是漢家兒郎生活了千百年的家園,故此借助丘陵、山嶺,借助漢人百姓,勝捷軍依舊能夠得知想要知曉的大多數情報。

誰也無法做到完全遮蔽戰場,遮蔽敵人耳目,楊剛和葉臣都知道對方正在向自己逼近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而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兩個統帥不約而同地開始思考開戰事宜來。

麾下隻有步卒的楊剛率先做出了決斷,得知韃子騎兵突然放緩腳步,楊剛便要來地圖,詳細詢問斥候周遭地形,在兵出潼關三日之後,下令在一個西接黃河,東靠大山,寬度約莫五裏的地方紮營立寨,而葉臣探知勝捷軍動靜後,不再刻意放慢腳步,浩浩蕩蕩衝了過來。

不過半天功夫,兩支軍隊幾乎同時看到了對方,同時為對方的兵威驚歎,而兩位統帥也暗暗心驚。

韃子騎兵如同烏壓壓的蝗蟲一般,漫山遍野湧來,似乎永遠也不會停下腳步,會摧毀前方的一切,可是隨著一聲長長的號角聲,成千上萬韃子騎兵齊齊勒馬停韁,由動轉靜不過區區數息,這等嚴明軍紀,高超馬術,以及尚未散去的大地震動,直叫勝捷軍上下眼角狂跳。

而韃子一邊眼角抽動的便隻有寥寥少數人了,視線越過明顯剛剛挖出的壕溝、架起的拒馬,落在如同銅牆鐵壁一般的勝捷軍軍陣上,葉臣看了良久,卻沒有找到一絲慌亂、不協調之處,勝捷軍一邊更是鴉雀無聲,死寂一片,好似那裏空無一人一般,在白山黑水之地不知打過多少惡仗、狠仗的固山額真大人便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氣。

幸好幸好,要不是如此崎嶇狹窄的丘陵地帶,我軍一定擋不住成千上萬的騎兵衝鋒!楊剛默默想到。

怎會如此?那勝捷軍據說不過才編練數月,怎就有如此森嚴軍紀!?這這這,幸好這等兵馬不在邊地,否則我大清想要入關爭奪漢人的花花世界

葉臣搖了搖頭,心中驚疑不定。

一六四四年農曆七月,勝捷軍與清兵相遇於山西境內,黃河岸邊,兩軍不約而同立營下寨,都沒有開戰的意思,不過當天兩軍對壘之時,楊剛、葉臣都急忙派出信使,催促後方兵馬速速來援。

兩軍的後續援兵都是步軍,非一天所能趕到的,而楊剛、葉臣各有目的,各懷心思,都不急著開戰,故此對峙依舊繼續,隻是,當第二天過了將近一半時,一件突然發生的事情卻使整個局麵發生了改變。

時值正午,兩軍紛紛埋鍋造飯,就在這時,清兵一方突然喧嘩起來,而後北方遙遙有煙塵升騰,韃子兵一個個大呼小叫,興奮之極,這等情形落在勝捷軍士卒眼中,隻當是清兵後援趕到,可是當韃子兵讓開一條狹窄道路,一支軍馬從中隱隱出現時,勝捷軍上下不由得都瞪大了雙眼。

這這這,這是怎麼回事?那些明軍該不會是從韃子大軍背後生生殺出來的罷!?呃,不對!不對!那是敗軍!連兵器都丟了的敗軍!

勝捷軍士卒起初呆呆望著,漸漸地目光中多出了一絲驚訝,再然後是驚懼,最後則是一股彌漫全軍的怒火。

韃子讓出的通道中間,約莫千餘明軍踉踉蹌蹌奔逃著,稍有落後者,無不被一股跟在身後的韃子兵斬殺於地,兩側韃子兵也不時射出一箭,將明軍士卒釘死在地上,這等情形分明就是韃子兵故意戲弄那千餘明軍,就如同貓戲老鼠一般,以虐、殺明軍士卒取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