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夜襲二(1 / 2)

受限於古代生產力限製,軍隊臨時露宿紮營都很簡陋,多是同一部伍的士卒共用一座營寨,人數多在三五百之間,蓋因為超出這個數量,往往就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但是三千明軍騎兵衝擊的最後一座清兵營寨卻大大不同,一衝進去,黃亮便發現這座營寨中的敵人數量遠超之前。

最少有兩哨兵馬,一千多步卒,才外,竟然還有幾百真韃子!

火把照耀下,黃亮清清楚楚看見數百清兵騎兵,那些騎兵個個高大魁梧,彪悍粗橫,人人頭頂發亮,腦後一根金錢鼠尾,正是正宗的滿人兵馬!

後世清宮戲中,滿人大多都是陰陽頭,隻有半個腦袋剃得光光,看起來還不算太醜,不過真實曆史上,嘉慶皇帝以前,清朝下至軍民百姓,上至皇族貴戚,人人都頂著個大光頭,隻餘頭頂中央留有銅錢大小一簇頭發,編織成辮,能穿過銅錢錢孔才算合格,大明子民以為這種發型形如鼠尾,不堪之極,稱其為金錢鼠尾,到了嘉慶皇帝以後,滿人的審美觀念略略有所提高,頭發允許蓄多一點,也不過半個巴掌大小,編出辮子便是鼎鼎有名的豬尾辮,而後世無數爛俗清宮戲裏的陰陽頭,卻是直到清末才方始流行!

滿清初入關,除卻滿族八旗兵馬,為滿清同化的蒙古兵將,其餘降兵降將,不管是大明官軍還是流賊流寇,大多數衣冠服飾還是漢人樣式,之前與三千明軍騎兵交戰的清兵大多數都是漢人兵馬,直到此時,黃亮才真正遇到真真正正的韃子。

若是平時,出身關寧軍的黃亮根本不會畏懼幾百真韃子,可是此時此刻,瞧見約莫一個牛錄的韃子兵,黃亮卻心下著急,黃亮率領三千明軍,冒險夜襲數萬敵軍,目的乃是紅夷大炮,身處敵軍大營中,正是分秒必爭的時候,眼看好不容易找到紅夷大炮了,前麵卻出現了一群攔路虎,黃亮心中如何不急。

閃電般往左右掃視一眼,清兵步卒大多已被驅散,擋在三千明軍前麵的最後屏障便是那數百韃子兵,黃亮牙關一咬,手中刀用力一劈,當先向韃子兵衝了過去。

將是軍中膽,主將奮勇,麾下士卒自然勇氣大增,成百上千明軍騎兵當下便如同洪流一般,直衝向韃子兵,而韃子兵也在同一時刻驅動戰馬,衝殺過來。

清軍兵製,一牛錄約莫三百韃子兵,明軍在人數上大占上風,若是對衝廝殺,就算以十換一,數百韃子兵也肯定死光光,隻是

隻是滿清與大明交戰,什麼時候硬碰硬過?努爾哈赤不傻,之後的皇太極、多爾袞等清朝能臣悍將都不傻,滿人舉族不過十萬可用之兵,除非白癡才會和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硬拚!

所以許多yy裏想象的和滿清軍隊正麵對陣,以命換命的戰爭場麵根本不可能出現,真是的曆史上,韃子兵更多的時候是遊而不擊,利用遠超大明軍隊的機動力消耗明軍的體力、士氣,直到萬無一失時,才會挑準機會,惡狠狠一口咬上來!

與黃亮交戰的數百韃子兵便是如此,從一開始就沒有和三千明軍對衝的意思,而是離開營寨,遠遠繞起了圈子,同時韃子兵彎弓搭箭,卻是使出了看家本領——騎射功夫。

必須承認,本是漁獵民族的滿清騎兵騎射本領確實高於祖祖輩輩農耕過活的漢人,yy漢人軍隊一夜之間便成了精銳騎軍,以滿清最擅長的戰鬥方式獲勝,那純粹就是做白日夢,所以,事實很殘酷,現實很無情,衝入營寨的三千明軍突然發現,自己落入了很尷尬的境地!

數百韃子騎兵從四麵八方開弓放箭,韃子兵的眼力、箭術可怕之極,黑夜之中借著微弱火光,高速奔馳中的韃子兵每每箭無虛發,強弓勁弩之下,不斷有明軍慘叫著摔落馬下,而終於衝到紅夷大炮跟前的明軍卻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破壞紅夷大炮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