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和顏越目光一碰,終於做出了決定。
次日一早,西安城裏便開出大隊兵馬,直往商州而去,兩名信使帶著遷徙百姓的命令,快馬加鞭往商南而去,與此同時,楊剛親率一支兵馬,直奔渭南。
楊剛大肆擴軍,招兵買馬,麾下軍隊數量暴增,足足達到兩萬之數,可是實力膨脹如此之快,後果便是軍隊戰鬥力大降,除卻主要以藏入民間的散兵遊勇為重建主力,並全力扶持、訓練出來的武毅營六千兵馬,楊剛手下短時日內再無第二支可用之兵。
即使是這六千兵馬,也隻能勉強稱作軍隊,畢竟,前後最多不過訓練了二十日,其中還要整編軍伍,這樣的一支軍隊能有戰鬥力才怪,以多欺少,打打順風仗還行,絕對不能指望和強敵野戰!
唔,列隊行軍看著還行,雖然是花架子,倒也有幾分氣勢,不過,還是要加快訓練,加重訓練,時間不等人啊!
楊剛帶武毅營往東,新兵營跟在後麵,緩緩跟進,大部分軍隊最終的目的地是潼關,而西安府隻留了幾百兵馬和幾個顏越挑選出來的文吏。
三秦安危,首在潼關,隻要潼關在手,關中便能源源不斷供應糧草兵馬,當初楊剛和顏越定下策略,便是一旦拿下西安,豎起大明總兵官的招牌,便要盡速增兵潼關。
隻是,增兵潼關一事沒有偏離計劃,可計劃之內卻多了一件事,監視、押解數百闖軍離開關中。
武毅營六千大軍,一出西安府,便有五百離開大隊,往商州去了,到了渭南,又分出五百,與黃亮五百人馬合兵一處,駐守渭南,其餘人馬則由盧大富、顏越兩人暫時統轄,浩浩蕩蕩,繼續往潼關進發。
“大人,卑職和闖賊交涉就好,我軍如今聲勢日增,量闖賊也不敢耍什麼花樣,大人又何必留在渭南,將大軍交托盧守備、顏軍師呢?”
城頭上,楊剛望著大軍遠去,身後站著已經提拔為哨總的黃亮,兩人站立良久,方走下城頭,正走著,黃亮突然沉聲說到。
黃亮怎麼這麼說?他是為我考慮,還是擔心武毅營內訌爭權!?呃,不管怎麼說,黃亮能說出這番話,倒是忠誠直率的很………
嗬嗬,顏越倒是也說過類似的話,勸我不可放權太過,信任太重,說什麼平衡製約,不予獨大,方是上位者保護下屬的正途,話是不錯,我也明白,所以我才讓讓顏老頭監軍啊。
我軍如今剛剛有了一點基業,外臨大敵,我有什麼可擔心的,嘿嘿,就算有人玩心眼,隻要我卡在渭南,斷了兵員、糧草,以我對武毅營的影響威望…………
楊剛愣了一愣,想了一下,略微搖了搖頭,才緩緩說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盧大富是我兄弟,又有顏先生監軍,我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這個………卑職以為…………”
“好了好了,不必多說了…………改日若是由你統率大軍,我也是一樣信重無疑,嗬嗬,大丈夫行事,胸襟寬廣,才能做出一番大事業,小肚雞腸可不行!”
楊剛打斷了黃亮,自顧自往前走去,黃亮一呆,臉上閃過感動之色,不再說什麼了。
小小插曲,早有預案的楊剛沒當回事,卻不知無形中給自己豎了一麵牌坊,不過剛剛把大軍交給兩個最信任手下的楊剛,考慮的並不是如何掌握人心,讓武毅營效忠自己,而是在思索怎麼和劫持人質的綁匪交易談判。
明天先派人和闖賊說一聲,讓闖賊知道我已經答應他們的條件了,不過,怎麼完成約定,還要再好好商議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