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用間二(1 / 2)

花費最少卻效果最大,最簡單卻最實用,容易被揭穿,但揭穿後很多時候依然能發揮作用,並製敵於死地——離間計,古往今來不知多少智慧之士最愛用、最常用的計策,今時今日楊剛也使用了一回。

必須說,楊剛用的離間計並不高明,豎一個營頭,插幾麵旗幟,謊稱士紳們投靠了大明官軍,要跟著楊剛和闖軍死磕,這其中的漏洞處處都是,明眼人不難察覺楊剛根本是在胡說八道,而士紳們也完全可以矢口否認!

可是,很多時候,即使是假的證據,也會成為他人日後的把柄,不說名垂千古的莫須有,就算是孔聖人,誅少正卯時所說的理由不也都是臆測麼?

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為什麼要殺少正卯呢?因為少正卯心達而險,行辟而堅,言偽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少正卯這個人用心險惡,是個非主流,最擅長花言巧語,記性太好知識太雜,死揪別人的小辮子不放!

瞧,為儒家尊為至聖先師,被中國頂禮膜拜了幾千年的聖人尚且如此,別人用一些根本不成立的理由鏟除敵手還不是天經地義?更何況,華陰士紳確確實實做過不利於大順國的事,確確實實仇視李自成,那麼將來有朝一日李自成回來算舊賬,也絕對無可厚非的很!

不管楊剛所做一切可信度有多高,駐紮在渭南的闖軍聞聽之後會不會信,一旦公然聲稱華陰士紳背叛大順,給武毅營出錢出人,那麼士紳們就一定會被綁上楊剛的戰車,原因無他,李自成絕不是什麼胸襟寬廣之輩,也絕沒有容人之量,無事時還要生事出來,好勒索、盤剝關中士紳,一旦有了楊剛提供的理由,就算一時為了戰局不動手,過後也難保不會幹屠城之類的暴行!

說一千道一萬,這一切禍患終究是楊剛惹出來的,如果楊剛不明著坑人,說不準關中士紳能苟且偏安,保全自己,可楊剛損招一出,士紳們便立刻要做出抉擇。

到底是賭運氣,還是真得就下力氣幫著楊剛?

董老爺一路直奔武毅營駐地,待遠遠看到一列列士卒披堅執銳,手中刀槍寒光凜凜,心中的惱怒已經息了八分,再細一思量楊剛所作所為,長歎一聲,卻是散去一臉瘟色,生生擠出一副笑臉!

胖歸胖,董老爺絕不傻,執掌一家一姓的士紳們也沒幾個傻子,和丘八理論,要是崇禎初年自然可行,可現在麼,十幾年間官宦士紳不知死了多少,就算武毅營是大明兵馬,朝廷的軍隊,嘿嘿,當人家手裏的刀子是假的麼?

想清楚了厲害,董老爺心念電轉,立刻換了一番主意,腳下輕輕一踏轎板,轎子停下,管家出現在轎簾外,董老爺招招手,附耳低語幾句,管家一愣,隨即轉身匆匆而去。

那姓楊的心腸真黑,不過,嘿嘿,黑好啊,越黑越好,要不然我那五千石糧草說不好就白打水漂了…………

董老爺想著,腳下一頓,轎子晃晃悠悠抬起,再往前行去。

四個轎夫抬著轎子一直到了軍營轅門,一隊士兵立刻迎了上來,冷冰冰的,一個什長寒著一張臉,雙目一掃來人,正要說話,董老爺下轎了。

“這位小哥,還請通傳總兵官大人一聲,就說董方前來拜訪,呐,小小意思,多多辛苦小哥了。”

什長一愣,摸摸手裏多出的一塊硬物,臉上寒冰就維持不住了。

納罕納罕,今兒晚上來了幾波老爺了,唯獨這位董老爺不見一絲怒氣,和善可親的很…………唔,倒是不能太過慢待。

也不知董老爺的圓臉大耳真得可親,還是一錠銀子可親,總之沒過一炷香工夫,什長便放行了,不但放行,更是親自領著董老爺直奔中軍大帳。

中軍大帳裏人影瞳瞳,什長把董老爺送到了,叫一個兵士搬一張座椅來,這才轉身離去,董老爺卻不急著就坐,而是先和帳中眾人打招呼。

“哎呀,王兄,李兄,公孫兄………怎麼大家夥都在?那位總兵官楊大人呢?怎麼不見?唔,小弟我有急事找總兵大人,心憂如焚啊心憂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