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有我無敵二(1 / 2)

一麵厚盾支在地上,盾牌後一對眼睛露出緊張之色,前一刻奪占城頭的喜悅再也不見分毫,那對眼睛隻是死盯著城下敵人,心中滿是駭然!

那員敵將竟然披了三重甲!我擦,披了三重甲,居然還能使一柄巨斧!

啪嚓一聲!這對眼睛的主人心髒猛地一縮,就見血花飛濺,卻是一個同樣手持厚盾的同伴重重栽在地上,手中大盾裂成幾塊,而那同伴的腦袋則被生生砸到了腔子裏!

身為杜歡麾下最信重的親兵心腹,這人是兩千大軍中少有的精兵悍卒,甩開大軍主力,夜裏奔行數十裏,還有餘力登城殺敵,把城頭守軍斬殺殆盡,也證明這夥丘八都不是好相與!

可是眼下看著那數十個緩緩逼來的重甲敵軍,這些杜歡心腹親兵卻人人心中生出一絲驚懼,生出一種莫可與敵的感覺。

也難怪杜歡一方兵卒覺得震駭,實在是大明已經少有人披堅執銳,強攻硬打了,除了仍處於蠻荒之中的民族,但凡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甲胄都將一步步走向沒落。

不說大明朝發展出的各種火藥武器,在有效射程內,火槍火炮能輕易把身著鐵甲的士兵打成齏粉,就算時光往前推五百年,有宋一朝的強弓硬弩便能讓任何甲胄失效!

故此,當武器隨著文明發展變得越來越威力強橫,戰爭戰術也隨之發生變化時,厚重的鐵甲、鋼甲、鏈甲、鎖子甲,這些甲胄在大明中後期就成了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至於普通大明軍兵,除卻製式的鴛鴦戰襖,有一身棉甲便算不錯了。

不要小看棉甲,除了看上去沒有鐵甲威風,似乎沒有鐵甲堅固,可實際上棉甲的使用與防護效果卻遠遠好於各種類型的鐵甲。

棉花浸水,拍打壓製成棉片,棉片交疊,中間襯以鐵甲,經過複雜工序製作出來的棉甲不單單能在中遠距離上有效防禦火器,還兼顧對冷兵器的防禦效果,而這種甲胄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那就是方便製造,非常廉價!

小規模的武裝團體對武器裝備的造價不會太敏感,可是對於大明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來說,價格就至關重要了,大明千戶所數十,百戶所數百,在籍軍隊足有兩百多萬,近三百萬,規模如此之大,就算一個士兵頭上省一文錢,總數都大的驚人,更不要說常年積累的數目了!

所以即使像武毅營這種以征募兵士為主的明軍,也難有幾副好甲胄,不是說棉甲的防護效果就一定好於千百年衍變改良下來的鐵甲,而是大明朝絕對擔負不起大規模裝備鐵甲的成本!

不過,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鐵甲數量少歸少,大明全國加起來幾萬副總是有的,而武毅營三千人的編製,又占據著實際上軍備儲存以千戶所為標準的商南,找出十幾副鐵甲來實在是容易的很!

棉甲、鐵甲輕易能夠找出來,不容易的反倒是能夠使用這些甲胄戰鬥的人,尤其是披掛不止一副,還能揮舞錘斧等重武器廝殺衝鋒的人!

一般人身上穿上三、四十斤的甲胄便行動遲緩,可是牛敢穿了一身鐵甲,套了兩身棉甲,手提一把短柄戰斧,居然還能走動,走動也不說了,衝擊杜歡麾下士卒的最初幾步,這廝居然還助跑了幾步!

三層甲胄足有一百五十斤以上!加上一把大斧頭,牛敢的負重達到了驚人的二百斤,算上牛敢自身體重,這樣一個大家夥撞來,光是衝擊力便能讓杜歡麾下兵卒狠灌一壺,更不要說牛敢掄起斧頭狠狠劈砍時的殺傷了!

要是隻有牛敢這麼一個怪物,就算杜歡所部付出一些代價,也不是抵擋不住,可讓杜歡在內數十人難以承受的是,居然足足有二、三十個如牛敢一般的披甲銳士,雖然那些士卒隻著兩層甲,可也叫杜歡所部從內心深處感到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