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從來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出來的,就算楊剛在武毅營中的威望已經很高,給六百多大頭兵製定出了一套套練兵方案,也不可能短時間內讓武毅營脫胎換骨。
不過好在楊剛沒有什麼野心,沒想著要稱王稱霸,隻不過想有一點在亂世中依仗的資本,所以除了軍紀軍律大有進步之外,楊剛對部下兵士戰陣配合一類的硬功夫並不是太在意。
老子隻要穩穩守住商南,尋機會把便宜老娘趙氏,還有林寧他們的家人親眷接出來就好,這件事應該沒多少難度,如今闖軍已經被打敗,馬上就是冬季,闖軍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大動作了,隻需一兩月的工夫,撈些婦孺百姓,秘密接到商南來,應該不算什麼難事吧!?
真正難的是,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我應該往何處去………
似乎簡單、又似乎很複雜的問題把楊剛難住了,曾經簡單地以為,隻要離開中原,離開大明就好,可是等思緒冷靜下來後,楊剛卻漸漸發現,桃花源之類的東東似乎隻存在於陶淵明的想象中。
為什麼就沒有完全和平寧靜的角落呢?為什麼人類世界總是充斥著戰爭的硝煙?
坐在花園裏,楊剛傻傻發呆很久了,發散的思維讓楊剛渾身上下散發出越來越多悲天憫人的氣質,楊剛也越來越像柏拉圖、康德、黑格爾、尼采……眾多哲學家此刻似乎變成了一個人,附著在楊剛身上,使楊剛越來越像一個——神經病!
我吃飽了撐的嗎?想那麼多幹嘛!世界和平管我鳥事!
搖了搖腦袋,楊剛的眼神恢複了清明,同時尷尬的發現,自己似乎跑題了。
我一開始是為什麼頭痛來著?哦對,是為了林寧、張路、盧大富他們都不願意來開大明,避禍海外!
楊剛早就知道,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十分嚴重,古代中國人更加看重家鄉,即使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離開,也絕不希望永遠回不了家!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死在生養自己的家鄉才是正理,客死他鄉則是天大的悲劇,所以隻要有條件,就算身死他鄉,後代也會扶棺返鄉,以償死者心願。
這到底是為毛呢?人死如燈滅,無知無識,埋在哪裏不是埋啊,幹毛要搞這麼多事情涅!?
唔,又跑神了,我應該質問的是,換個地方就不能好好生活了嗎?跑到紅夷鬼白夷鬼黑夷鬼的地盤日子就過不了了嗎?幹毛一個個跟麵對色狼的美眉似的,一臉抵死不從的表情勒!
楊剛很頭痛,自己的好兄弟,死黨、袍澤願意跟隨自己、服從自己,願意和闖軍交戰,和賊寇廝殺,可是卻偏偏不願離開大明,就是不肯相信,中原大地會陷入更深重的黑暗!
“最壞不過是李自成坐穩江山,改朝換代罷了,要是那樣,我等就隱姓埋名,做個老百姓好了,哼,李自成就算暴虐無道,可做了皇帝總要有人給他交納賦稅吧,哪能一直如現在這般,把老百姓視為豬狗!”
“要是李自成真如楊頭兒所說,不是當皇帝的料子,不管是我大明中興,還是另有天命,我們也用不著急急逃離大明啊,依我看,把俺們家小接來以後,不如好好守住商南,管誰最後坐了天下,都和俺們沒關係!”
在楊剛腦海裏,林寧、張路等人曾經的說話清楚無比,分明就是把商南當成了自家桃源,至於楊剛透露天機,說出滿清韃子最後會占據漢人江山,一幹丘八全都是愕然不信之色。
“韃子厲害,俺們都知道,可是就算俺們野戰不是對手,這大明江山也絕不會落到狗韃子手裏………我們大明多少人口?韃子才幾個人?不過一群生番蠻夷罷了!”
單純比較大明與滿清的人口、軍隊、科技,楊剛也不信,可是曆史清清楚楚就在楊剛的腦子裏,滿清入關,漢人文明倒退千年,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淪入最慘重的深淵………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數十年後,漢家兒郎人人腦後拖一條豬狗辮子,再往後八國聯軍、列強強迫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及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一係列災難都始於滿清入關!始於滿清對中華文明的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