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絕地(1 / 2)

冷兵器時代,軍隊行軍交戰,軍心士氣格外重要。

士兵們拿著明晃晃刀槍,和敵人麵對麵劈砍戳刺,時刻有袍澤血濺沙場,如果軍心不穩,士氣不高,很難想象一個正常人能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堅持多久。

後世精神病病人拿把菜刀就能橫行街頭,古代士兵麵對的又何止一把菜刀!

人性總是趨利避害,沒有人願意以血肉之軀麵對冷冰冰的刀槍,更沒有人願意直麵死亡,所以從古至今,順風仗好打,但是卻少有人能轉敗為勝,讓潰敗的軍隊重新有勇氣與敵人廝殺。

一支軍隊一旦崩潰,大多數士兵們想得一定是快點逃跑,想得一定是如何讓自己活下去。

不過,也有少數情況下不是這樣,如果被敵人團團包圍,沒有逃生之路,而敵人又表明要斬盡殺絕,那麼被逼到懸崖邊上的敗軍也會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兔子急了還蹬鷹呢,更何況手裏有武器的人!

所以中國的兵法曆來講究圍三厥一,一定會給敵軍留下逃生的希望,這既能加速敵軍敗亡,又能讓己方減少傷亡,何樂而不為呢?

但遺憾的是,唐三沒有讀過兵書戰策,做了許多年賊寇,曆經無數圍剿殺戮,唐三隻相信自己手裏的刀,把敵人一刀兩斷,才是最安全的!

讓所有人不敢反抗自己,不敢阻攔自己,隻能讓開道路,匍匐在自己腳下,任何睥睨自己的人都要殺殺殺!

這種想法並不單單存在於唐三的心裏,事實上明末的流賊巨寇都是這種心理,所以才會有數不勝數的屠城殺俘,才會有後世人無法理解的,明顯會失去民心的暴虐殺戮!

攻城,迎降者不殺,守一日殺十之三,二日殺十之七,三日屠之!史書記得清清楚楚,闖王李自成屠城十二,除了本性殘暴,要讓官軍、百姓畏懼膽寒,也是最最實在的理由!

這就好比後世的小混混,打架鬥毆時往往會賭咒發誓‘砍你全家’,為的不過是讓對手心有顧忌,不敢反抗罷了,隻不過幾百年前的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不僅僅是說說,而是真刀實槍這麼幹的!

敢於反抗,殺!潛在威脅,殺!看不順眼,一樣要殺!就算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殺的山河淩亂,外虜橫行,也在所不惜!

所以追擊明軍好幾天的唐三下令,要把明軍殺光殺絕,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深山之中,不把明軍殺光,難道還浪費糧草押解出山不成!?

數百明軍也很清楚,眼下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看看守備大人劉英已經下令堵死的山道,再看看闖軍士兵滿是暴虐的目光,士兵們就知道自己隻能豁出命去了。

正如守備大人所說,今日一戰,有我無敵!要想不死,就殺光闖賊!

明軍士兵握著刀槍,向闖軍惡狠狠地撲了上去,橫豎都是死,拉一個墊背的,也算值了!

人一旦沒了退路,能夠爆發出來的潛力就會大得驚人,一路奔逃,饑腸轆轆、筋疲力盡的明軍不但搶先發起了進攻,並且還一度占據了上風,逼迫雖然也疲累不堪,但是卻不缺飯食的闖軍連連後退。

刀光閃閃,長槍如林,豁出命的明軍爆發出剩餘的體力,壓著闖軍狠打,即使以命換命也在所不惜,開戰不過幾息,便有數十明軍兵士和闖軍同歸於盡!

他奶奶的!這幫明軍怎麼突然這麼狠?他們都不要命了麼!?

看著一個個明軍士兵不閃不避,似乎好像看不到明晃晃的刀槍,隻是紅著一對眼珠,好像想啃自己一塊肉下來的模樣,饒是四百闖軍都是打老了仗,手中不知沾了多少鮮血的老卒,也有些吃不住勁,心中更是一陣寒意。

他奶奶的,這幫明軍怎麼突然凶蠻了許多?

大刀揮舞,長槍攢刺,短短片刻工夫,也不知有多少士兵倒下,第一排闖軍生生被撕開幾個口子,明軍立刻蜂擁而入,眼見不對路,剩餘闖軍隻得急急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