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保姆帶著硫酸來,10年青春和鼓鼓的欲望
社會·生活
作者:七月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每年的新增人口約有60萬。這60萬人中除了漂在北京的高校畢業生、從全國各地湧進首都的北漂藝人,還有一些文化程度不高但依然做著留京夢的漂泊者,例如北漂保姆。來自山東的劉清經人介紹來到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當保姆,隨著雇主搬去北京,劉清也做起了留京夢。年近20但隻有小學文化的她先是回爐上學,接著向雇主聶華發動溫柔攻勢。當消耗了多年青春依然搏不來一紙北京戶口時,劉清徹底崩潰,她帶著一瓶硫酸,走進聶華的家……
重回校園,
隻為實現北漂夢
劉清是山東新泰市人,由於家境貧寒,她輟學跟著老鄉外出打工。1991年,劉清經人介紹來到山東的一戶人家做保姆。男雇主聶華29歲,在一家研究所上班,待人通情達理,親切得像鄰家叔叔。一年後,北京一家國家級研究所看中了聶華,聶華一家搬去北京朝陽區定居。臨走前,聶華把自己的聯係方式給了劉清,告訴劉清以後遇到難事可以給他打電話。劉清心存感激。
在隨後打工的幾年間,劉清去過很多城市,最喜歡的就是北京。她常常在電話裏向聶華傾訴自己對北京的向往。想到家鄉和北京的落差,劉清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北京立足。
可是怎麼才能留在北京呢?劉清不敢去問工友,怕別人笑話,她想到了聶華。
聶華聽劉清說想在北京生活,先是嚇了一跳,然後又鼓勵她:“你有這個想法很好,說明你很上進,可是留在北京不是件容易的事。”劉清笑嘻嘻地說:“我知道很難,可是北京太好了,我真的想留下來。你幫我想想辦法吧。”聶華沉默了一會兒,說:“如果你能來北京工作的話,用人單位一般會幫你解決戶口問題。但你最少也要有本科學曆。”劉清鬥誌昂揚地說:“那我就去考個本科學曆!”聶華被逗樂了:“那你打算怎麼考?”劉清頓了一會兒,說:“我先在山東上個中專,等我拿到學曆證書再去北京參加自考。”聶華心想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笑了笑說:“好,我支持你,要是經濟上有困難你就給我打電話。”劉清樂不可支地掛了電話。
劉清說幹就幹,她拿著打工積攢的錢,在老家找了個中專院校上學。三年後,劉清順利地通過考試,拿到中專學曆證書。劉清興高采烈地給聶華打電話,“聶叔,我終於拿到畢業證了!”聶華祝賀道:“恭喜,那你打算什麼時候來北京參加自考?”劉清回答說:“我這兩天就動身,到時候還要麻煩你接我一下。”
一個星期後,劉清帶著剩下的積蓄和借來的錢在北京下了火車,聶華如約而至。看著夢寐以求的城市就在眼前,劉清十分激動,她請求聶華帶她去自考辦事處,聶華一口答應。
到了辦事處,劉清一步三跳地直奔工作大樓,聶華則在門外等候。沒一會兒,劉清就找到了自考報名的辦公室。劉清捏著自己的身份證和畢業證,躡手躡腳地走進辦公室,說:“你好,我想參加自學考試,請問在哪裏報名?”一個四十多歲戴著眼鏡的女人看了看劉清的身份證,問:“你不是外地人嗎,怎麼想到來北京考試?”劉清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女人搖搖頭說:“姑娘,你在北京有關係嗎?”劉清搖了搖頭。女人把身份證往桌子上一放說:“你以為考個學曆就能留在北京了?你也不想想每年有多少大學生來北京,又有幾個能留下的?你想指望這個,根本行不通。”女人指著劉清大紅色的畢業證說。
女人的話像一盆冰水把劉清澆了個透濕。她手忙腳亂地拿回自己的身份證,跑了出去。
門外的聶華一看劉清哭哭啼啼地出來了,忙問怎麼了。劉清說:“人家說了,想要留在北京不光要有學曆,還要有人脈關係。我一個外地人哪有關係啊,我肯定沒辦法留下了。”說完,劉清哭得更凶了。聶華隻好輕聲安慰她:“好了好了,不哭了,明天我帶你在北京玩,然後你再回家。”劉清抽泣著不說話。
晚上,聶華帶劉清吃了飯又安排好她的住宿,這才離開。劉清給以前一個關係好的小姐妹打電話:“麗麗,我留不了北京了。”麗麗聽了劉清的傾訴後,說:“其實還有個辦法可以讓你留在北京。”“什麼辦法?”劉清趕緊問。麗麗不好意思地說道:“嗨,你找個北京男人嫁了不就成了?”劉清遲疑地說:“這犧牲也太大了。”麗麗笑著說:“這有什麼犧牲的,你又能留北京又有了好歸宿,一舉兩得。”劉清被麗麗說得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