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奧馬爾的生死之謎(1 / 1)

奧馬爾的生死之謎

個性表達

作者:楊晉

7月30日,塔利班證實該組織領導人奧馬爾死於兩年前。此前阿富汗情報部門曾宣布奧馬爾於2013年4月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神秘”死亡。有人說奧馬爾死於槍殺,有人說他死於肺結核。而此次這個確切消息發布的時機正是塔利班打算與阿富汗政府進行談判的微妙時刻,引人無限遐想。

從2001年阿富汗戰爭爆發起,奧馬爾這名和本·拉登齊名的美國全民公敵就多次“被宣告死亡”,塔利班也多次“辟謠”。2014年5月,美國與塔利班交換人質,用五名在關塔那摩監獄關押的塔利班頭目交換美軍中士貝格達。同年6月1日,奧馬爾“發表聲明”,稱與美國政府換囚是“重大勝利”。而不久前,奧馬爾又在塔利班網站“發表聲明”,默認支持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的和平談判。如今可以說,一年以來塔利班公布的奧馬爾聲明是偽造的。

這無疑使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塔利班—阿富汗政府談判機製以及2011年建立的“伊斯坦布爾進程”麵臨變數。從短期看,塔利班推遲了和政府的第二輪談判,但從長期看,奧馬爾一直反對與一個美國扶持的“阿富汗傀儡政府”進行談判,而塔利班的新領導人曼蘇爾支持談判。不過,真正令人擔心的是,塔利班之前對奧馬爾之死“秘不發喪”,還能夠保持自身的神秘感和塔利班內部的團結,然而如今,一旦其死亡的消息公開,塔利班內部可能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

路透社報道說,7月26日,在巴基斯坦西南部的奎達舉行的塔利班領導層會議推選奧馬爾的副手曼蘇爾為新領導人,但在會議中,超過十名與會者退出,其中包括奧馬爾最小的弟弟阿卜杜勒·馬南和奧馬爾的兒子毛拉·雅各布。8月1日,形勢更加撲朔迷離。塔利班發布了該組織新領導人曼蘇爾的一段錄音,否認正與阿富汗政府進行接觸,呼籲為重建塔利班政權繼續戰鬥,並將根據“伊斯蘭律法”決定是對話還是動武。這是曼蘇爾成為塔利班領導人後首次公開發聲。德國之聲把它解讀為曼蘇爾從支持和談變為反對和談。而這樣的“大轉彎”顯然是受到了來自塔利班內部的壓力。

同在8月1日,奧馬爾的兒子雅各布發表聲明,拒絕承認曼蘇爾的領導地位。認為曼蘇爾隻邀請了自己派別的成員參會,而把雅各布的力量排除在外。而路透社說,塔利班內部還有數位“頗有聲望”的人也反對曼蘇爾當新領導人,支持雅各布“繼位”。於是塔利班的繼任者分為兩派,一派是曼蘇爾派,另一派則是支持奧馬爾兒子的雅各布派。

還是在8月1日,與塔利班有關聯的“犧牲陣線”組織發表聲明說,奧馬爾死於一場陰謀,曼蘇爾與此事有關。此前奧馬爾和拉登一直保持著緊密聯係。奧馬爾不僅象征著塔利班,還象征著“聖戰”。但隨著拉登的死亡、“阿拉伯之春”的發生以及“伊斯蘭國”的崛起,奧馬爾的威望急劇下降。

媒體注意到,奧馬爾的死亡時間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崛起高度相關。2013年4月,伊拉克“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宣布與敘利亞某反對派組織聯合組成“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標誌著“伊斯蘭國”正式崛起。而塔利班當時也準備在多哈以“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名義設立辦事處。

如果從性格推斷,自稱繼承了拉登衣缽的巴格達迪也許更符合強硬派奧馬爾的口味。但“伊斯蘭國”削弱了“基地”組織的“正統”作用,巴格達迪自封為“哈裏發”更成為“大忌”,原本由奧馬爾專用並得到拉登承認的“信眾的長官”這一頭銜,也被巴格達迪篡奪了。這使得“伊斯蘭國”和塔利班的矛盾急劇升溫。

塔利班是該與“伊斯蘭國”聯手抗美,還是該與美國緩和關係、遏製“伊斯蘭國”,已經成為塔利班內部爭論的焦點。據《外交官》雜誌報道,“伊斯蘭國”已經在赫爾曼德省建立了該組織在阿富汗境內的首個據點,對一些塔利班武裝人員許諾每月500美元的“高薪”,這種“挖牆腳”行為引起塔利班的不滿。

根據“犧牲陣線”組織披露,2013年塔利班在卡塔爾開設辦事處的問題曾導致奧馬爾和曼蘇爾之間發生過激烈爭吵。曼蘇爾為了悄悄害死奧馬爾,用一種從阿聯酋進口的毒藥替換了奧馬爾的常用藥致其死亡。如果這一傳言屬實,那麼將給塔利班的未來進一步蒙上一層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