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的聶遠,就埋伏在竹林裏,一邊等著目標從農莊裏走出來,一邊分神看著竹林梢上的月亮。
那天應該是個陰曆十五,月亮又大又圓,因為晚間天氣晴朗,更顯得月色動人。
聶遠要盯梢的人不是個修真者,乃是一個普通人,故而,那次的任務很輕鬆。
在那種氛圍裏,聶遠沒有絲毫等人的焦急,更不會對著月亮呐喊“今夜你會不會來”,他反而有些慶幸目標沒有出來。
清風從坡上吹來,吹動著竹海發出一陣陣清脆的響聲。那陣陣涼爽的風帶著竹林特有的氣息,吹拂到了聶遠身上。
涼爽從他的皮膚,逐漸浸潤了聶遠的四肢百骸。
他忽而感到很愜意。以至於許多年以後,他都忘記了當年要盯梢的是什麼人,但他依然記得那種涼爽,和竹林裏陣陣的風。
此時此刻,三斤先生的掌風喚起了聶遠久遠的記憶,他沉浸在回憶裏,感覺整個人都一下子輕鬆了幾分。
然而,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療傷往往不是什麼愜意的過程。往往是受傷的主角滿頭大汗,然後隨著療傷的過程,“噗”地噴出一大口鮮血來。
到了那個時候,才算是轉危為安。
聶遠享受過了愜意,剩下來的,就不是一直愜意了。
聶遠漸漸注意到,他的周身湧動的真氣漸漸地開始聚集到了他受傷的肋骨附近,讓他原本有些好轉的傷處開始吃痛。
那股真氣越來越有力量,聶遠吃痛,有些想要後退一步。
“不要抗拒,這個時候你可以嚐試著運功了,試試能不能將全身的注意力集中到傷處。”三斤先生吩咐到。
聶遠聽了三斤先生的指令,不敢後退了。他忍著那股越來越明顯的疼痛,開始逐漸地運功。
但是,他的真氣在丹田處就受到了阻礙。
他有些沮喪,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三斤先生。
“不要著急,你受傷突然,氣血必定有所凝滯。先嚐試散布真氣到體表,將這真氣運行一個小周天,切記不可心浮氣躁。”
三斤先生的話,給聶遠帶來了一些希望。於是,他逐漸地平靜了下來。在這種漸漸平靜的情緒引導下,他開始釋放體內的真氣。
好在,這個過程,對他來說還比較容易。
聶遠念著能讓人集中精力的口訣,他逐漸地引導著體外的真氣,讓這些真氣緩緩運行起來。
聶遠做到了。真氣平穩地運行了一個小周天。此時,疼痛雖然尖銳,但是聶遠已經學會了不去注意他。
他不知道,此時的自己已經大汗淋漓了。汗珠從他的額角留下,彙成了一條微型的小溪。
他的麵容,在汗水的衝刷下,顯得越發的堅毅。
聶遠按照三斤先生的指示控製著自己的真氣。這時,三斤先生告訴聶遠,可以慢慢地將真氣吸入,然後歸於肺腑。
聶遠稍微鬆了鬆因為屏息凝神而緊握的拳頭,然後,他開始嚐試著把剛才散出去的真氣慢慢吸入。
這個過程,聶遠做的很慢,但是卻十分堅決的平穩,沒有絲毫的中斷。
過程很順利,他做到了三斤先生的要求。
三斤先生繼續要求他運功到傷處。聶遠提起一口真氣,發現他的丹田處開始逐漸地有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