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狄風歎過之後,也猛然想到了自己微妙的處境。
“如今我怎麼說別人,我現在豈不也是一條沒翻身的鹹魚嗎?”
“鹹魚……鹹魚……”狄風在心裏默念著,感覺自己在兩千多年後活得悲哀,也感覺自己在兩千多年前活得窩囊。
“我是誰?誰能告訴我,穿越秦末的我,究竟是對還是錯?漫漫人生貴求索,留下真情從頭說,問詢南來北往的客!”
狄風想起了後世一首歌,但他的思緒很亂,記不起這首歌是後世那個人唱的了。
這時的狄風,突然想到誰唱的並不重要,重要是自己要牢記,無論自己的過去,還是自己的未來,都需要自己去斟酌。
狄風斟酌了一番,之後用眼掃了韓信、馬五、吳銘、姚猛等人一眼,心想這個司馬印既然有關中稱王之心,肯定來者不善,要是不給他一點兒顏色看看,估計他便會輕視自己。
狄風想的沒錯,但有野心稱王者,往往都不會把別人放在眼裏。
“吳銘何在?”狄風突然朝跟隨他的將領們喚道。
“屬下在。”吳銘站上前來答道。
“現命你親率所轄武卒作為前鋒,先將趙國之將司馬卬所率之軍攔住,沒有我的命令,不得讓他靠近河內城。
“屬下遵命!”吳銘堅毅地回答道。
吳銘現在所率領的武卒,不但由原來的一千人擴編為兩千人,且在軍械裝備上,也是最好的。尤其通過魔鬼般的訓練之後,別看訓練的時間短,可與其他楚軍相比,這兩千武卒也完全屬於精銳之中的精銳。
而狄風雖已從範增的口中得知,司馬卬所率之軍為友軍,但他還是隱隱感覺到,巨鹿之圍剛解,身為趙國將軍司馬卬就率軍出現在河內,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因此出於戰略上的考慮,也出於戰術上的考慮,狄風才安排吳銘率領兩千武卒,先將司馬卬所率領的趙軍攔住,等弄清事實真相再說。
事實上,趙國將軍司馬卬,是項羽接到狄風的求援信之後,命司馬卬率領本部趙軍前來河內的。但這個司馬卬,卻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一見項羽命他前往河內援助狄風,便感覺自己像隻老虎一樣,被放出了囚籠。
“項羽這個鳥人,就知道與人比力氣,你就是力拔山兮氣蓋世又能怎樣?既然你這隻嫩鳥放我西去,那麼等老子西去拿下鹹陽占領關中之後,老子也就是關中王了!
不要怪司馬卬有這樣的心理,其實都是楚王熊心的那句“誰最先入關,誰就是關中王”惹的禍。
而楚王熊心的這句話,不單單是對項羽和劉邦有吸引力,可以說對其他各路義軍將領,也有超標的吸引力,司馬卬就是其中之一。
人有多大膽,就能做成多大事!這是司馬卬的人生理念。
什麼項羽、劉季、狄風、熊心、趙歇,你們這些人在我司馬卬眼裏,逢亂世你們不過是個梟雄,倘若論治國平天下,還得看我司馬卬的!這是司馬卬給自己規定的人生目標。
要說這個司馬卬,也就屬於一個欠扇的人,隻不過他很幸運,他在河內這裏遇見了狄風,倘若他遇見的是劉季或者項羽,即使不將他大卸八塊,也會讓他永遠閉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