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將這撥人身上所披著的人皮剝下來,他們也就是披著人皮的行屍走肉,既無廉恥,也沒有了人生的價值取向。隻要你往他們的衣袋裏塞上紅包,他們就會吹捧得你上天,即使你放個屁,那都是香的。
而一個沒有價值取向的民族,沒有是非的民族,必然會弱化這個民族的精神,必然會使這個民族缺乏“亮劍“精神。
何為“亮劍“精神?
真正的“亮劍“精神,不是“逢敵才亮劍”,而是不亮劍,敵人連侵略你的想法都不敢有。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
可就在狄風沉默的時候,韓有心突然從外麵跑去狄風的營帳稟告道:“啟稟狄將軍,全勝從彭城回來了,正在帳外等候。”
狄風聽韓有心說楚全勝從彭城回來了,說不上高興,也說不上不高興。
因為當初楚全勝前往彭城,主要是代替馬五去給楚王熊心送信,言明從吳中來的兩萬人馬不能前往彭城,說白了就是去送一封違抗敕令的信。現在楚全勝回來了,不知對自己來說,是福是禍。
“讓全勝進來吧!”狄風淡然地說道。
當楚全勝進來拜見過狄風之後,又遞給了狄風一道楚王熊心的敕令。展開敕令來讀,越讀狄風感覺越不可思議,更感覺自己的脖子後麵冒冷氣。
楚王熊心這道敕令的大意是:既然狄風不願率軍回歸彭城,拱衛王都,那麼可自成一軍西進,如能最先攻下鹹陽進入關中,便也可按當初所約定的那樣成為關中王。
看罷這道敕令,狄風真想一把撕了。可惜不是紙,而是一捆竹簡。
“楚王熊心這是想幹什麼?這不是成心想借秦軍之手把我滅掉嗎?”說著這話,狄風把楚王熊心的這道敕令拋在地上。
韓信、吳銘、馬五等人不知楚王熊心的敕令具體是什麼內容,見狄風把一捆竹簡拋在地上,猜想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情,否則狄風也不會這樣。
倒是範增走過去,拾起了竹簡,僅僅掃了一眼便道:“狄將軍,此乃絕佳之事,因何卻要動怒乎?”
“絕佳?何為絕佳?這去不要除我而後快嗎?”狄風朝範增質問道。
範增哈哈一笑道:“敢問狄將軍,當初劉季領王命之時人馬有幾何?”
“幾何?”這個問題狄風還真沒細想過。便趕緊在頭腦中搜尋記憶,可搜了半天,僅記起了劉季一路收集陳勝、項梁的散兵,後又在昌邑收編了彭越率領的人馬。再然後,因與彭越聯手攻打秦軍不利,撤兵到栗縣遇見剛武侯時,便把剛武侯的四千人馬奪了過來。
見狄風一時回答不出,隻見範增微微一笑,伸出一個手指說道:“此前劉季所統領的人馬不過萬餘,竟敢應王命而西去。現狄將軍所統人馬則有兩萬餘眾,難不成狄將軍的膽識還不如劉季嗎?”
“我不如他?誰說我不如他?”狄風看著範增說道。說出這話之後,狄風便感覺到自己失口了。
“既然狄將軍自認膽識勝過劉季,卻為何不敢統兵西進乎?”範增說這話時沒有笑,表情很認真,也很嚴肅。
看來不僅楚王熊心要把我往死路上逼,這個範老頭也想把我逼上死路啊!狄風心裏這樣想著,很想朝範增發怒,可眾目睽睽之下,他又感覺沒有一個恰當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