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總受甘公的和那些前楚遺老遺少們的氣,馬五隻跟幾個貼心的親軍護衛們大發怨言:“他們這些人再這樣,老子不幹了!”
“對,馬將軍,我們不侍候大王了,北去尋狄將軍雖與秦軍交戰會死,可總比在這裏受這些屌人的氣會好得多。”
一個護衛兵士這樣說了,其他兵士就附和,都吵吵要走。
馬五心中很清楚,即使要走,也得要獲得楚王熊心的同意。如果私自離開,即使自己沒搞嘩變,也會被戴上一頂叛逃的帽子。何況突騎軍已名存實亡,能真心跟自己北去的手下,估計也就三十幾個人,這個險他不想冒,也不能冒。
“忍吧,還是忍吧,狄將軍都能忍到今日,我為何不能忍?”馬五隻好拿狄風的際遇來寬解自己,打消帶人離開彭城的念頭。
但馬五不想走,卻有人讓他走了。因為狄風在安陽聚眾練兵的事情,已傳到楚王熊心的耳朵裏。
向楚王熊心打報告的人是甘公:“啟稟大王,姓狄是身為一個管糧草的,原來手下人馬不過兩千,現在竟偷著聚了兩萬多人,在安陽訓練武卒,進行練兵,這可不是一個糧草司馬應該做的事情啊!”
宋義被殺之事,就已經弄得楚王熊心很鬧心,不得已才同意項羽又做了上將軍。現在聽聞狄風在聚眾偷著練兵,連個招呼也不打一聲,楚王熊心的心就更鬧了。
“甘公,狄將軍何來兩萬多人馬?你可知詳情?”
“回大王的話,據老臣派人偵知,姓狄的兩萬人馬從吳中而來,還有十幾位將領也來自吳中。老臣認為,項羽雖斬殺宋義奪了我楚軍兵權,不過莽夫耳,他根本沒有當王的念頭,所想的不過就是征戰沙場,攻城略地,顯示自己是個能拚能殺的英雄罷了。然那個姓狄的,卻絕非善類,如其羽翼豐滿,必會再對大王有不利之舉,還望大王下敕令命其將所訓人馬調回彭城,或將此事告知項羽,讓項羽調往巨鹿征討秦軍。”
在這段日子裏,楚王熊心聽得最多的話,就是這個甘公誹謗他人和誣陷他人。尤其是狄風,已當成了他誹謗的目標,總想把狄風調回彭城。
楚王熊心不明白甘公為何要這樣做,更不知狄風在哪裏得罪了甘公,心想僅僅就是為了當初那幾個家奴之事嗎?可這是在盱眙發生的事情,怎麼竟然到彭城來算後賬啊!
但對狄風不打報告,就在安陽訓武卒,大練兵,楚王熊心的確感到很生氣,既生狄風的氣,也生自己的氣。
“甘公,當初都是本王聽信宋義之言,才重用了狄將軍,看來是本王錯了!”
“大王,依老臣看,大王你不但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大王不妨想想,狄風跟項羽都是什麼人,他們根本就不懂規矩,如他們率我楚軍打敗秦軍,滅了秦國,大王你你還能當這個王嗎?”
“我不當王當什麼?難道還去放羊?”
“恐怕放羊都沒機會了。”
“此話怎講?”
甘公沒有直言,而是把手掌變成刀形,朝自己的脖頸處橫著比量了一下。
“你是說他們會殺本王?”楚王熊心吃驚地問道。
甘公屈身向前,靠近楚王熊心耳邊說道:“大王還記得當初薛地動刀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