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為英雄(2 / 2)

狄風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恨恨地咬了咬牙,因用力過大,竟然將嘴唇咬出血來。

但狄風也清楚說這話容易,真要到了那時候,肯定會發生火拚。因為項羽和劉邦連滅絕人性的事都能做出來,他們還有什麼不敢做的?回想後世,有人吹噓劉邦是英雄,有人誇讚項羽說英雄,甚至自己還單純地崇拜過項羽,什麼人傑鬼雄,什麼不肯過江東,這不是扯淡嗎?

何為英雄?真正的英雄是救老百姓與水火與苦海之中,而不是用殺戮去換得一枚獎牌一枚勳章,然後你就是英雄了。就像後世一部武俠小說中所寫的那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俠。

眾將見狄風如此說,這才安靜下來。剛才拋刀劍在地的那幾個將領,把刀劍又從地上拾了起來。

由於項羽和劉季率領楚軍,在前麵一路攻城,一路屠殺,真正是生民百遺一,千裏無雞鳴,望之斷人腸。所以狄風率領這支黃旗軍,幾乎沒有遇見任何秦軍的阻攔和抵抗,如入無人之境一般,最後在雍丘這個地方,追上了項羽和劉季所率領得楚軍。

狄風知道雍丘就是兩千多年後的河南河南省杞縣,也知道雍丘曾做過周代諸侯國杞國的國都,而那個“杞人憂天”的寓言故事,就是發生在一個杞國人的身上。

說的是杞國有個男人,他總擔心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到時候他該無處存身了。於是這個杞國男人便吃不下飯,說不著覺,因此就有開導他說:“天是積聚的氣體,你每天的一舉一動,一呼一吸,都是在天空裏活動,你為何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這個杞國男人辯解著說:“天是氣體不假,可那日月星辰也會掉下來的啊!”開導的人便解釋說:“日月星辰不過是在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它們掉下來,估計也不會傷害到你什麼。”這個杞國男人又說:“那麼如果地陷下去了,又怎麼辦呢?”開導的人又解釋說:“地是由土塊堆積起來的,填滿了四處,你每天行走跳躍,都是在地上活動,怎麼還擔心地會陷下去呢?”最後經過這個人的解釋,這個杞國男人才很高興放下心來。

這篇寓言故事,狄風在兩千多年後讀小學的時候,課本上就有,老師也給講解過,並且還說這個故事所告訴的道理是,對於那些缺乏根據的事情,沒必要去憂慮和擔心。等到後來狄風上了大學,才知道這則寓言是出自《列子?天瑞》中,而作者是戰國時期的列子。

而針對這個寓言故事,則聽一位教授又做過這樣的解釋,說“杞人憂天”這個故事,辛辣地諷刺了那些“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又胸無大誌之人。我們決不做“現代的杞人”,我們要胸懷大誌,眼界開闊,有理想有追求,把我們的整個身心都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隻要有付出,就一定有回報。

可當時狄風卻感覺,那位教授坐在那裏就是吹氣。因為人有理想有追求固然可取,也付出回報成功了,但不能居安思危,也去吹氣的話,那麼早晚也得折。

也許狄風正因為有著這種居安思危心裏,所以當他在雍丘見到項羽和劉季之後,便感覺自己的麻煩又來了,甚至有可能還是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