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任斯人(2 / 2)

此時狄風不免有些目瞪口呆,一時間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楚王熊心這是在幹什麼?難道又在變相拉攏我嗎?曆史可沒有這樣的記載啊?

“狄將軍,大王所言非虛,武信君前方抗秦,大王總不能坐享其成不提供兵員和輜重糧草吧,你即使不為自己計,也當為大王和武信君計,應承下此事,此方屬為將之道。況大王將如此重任交與你,說明大王對你非常信任也,如何還不謝恩呢?”

等等,等等,我怎麼有點被弄迷糊了!

狄風的確有些被此事弄迷糊了。

狄風的迷糊其實是他太注重曆史的記憶了,而這種曆史記憶,又都是史書上的。而史書又是什麼?是刪繁就簡之書,是官家之書,也是禦用文人之書,記大事常常少細節,像熊心被項梁推舉為楚王之後,他在盱眙如何當王的,史書上就沒有詳細記載,狄風僅靠對曆史的記憶又怎能知道這些詳情呢?

別說現在已身臨其境的狄風迷糊,即使後來的許多史學家,恐怕也整不明白楚王熊心來到盱眙究竟都幹了些什麼。

“狄將軍,本王讓你統領‘黃旗軍’之事,難道你還有所顧忌嗎?要知武信君乃是明大理之人,即使武信君知道本王將你留在了盱眙統軍練兵,量他也會同意。況你與他的侄女為親,本王對你所重,便是對他武信君所重,此個中道理,武信君不會不知乎,難不成狄將軍總看武信君眼色行事不成?”楚王熊心見狄風麵露遲疑,此時便朝狄風又說道。

楚王熊心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且又當著滿庭文官武將,狄風如果不應承,那麼楚王熊心所言的“看武信君眼色行事”這句話,便在被坐實了。

我看誰的眼色行事了?我誰的眼色也不想看,我就是我,隻要我忠心施義、講廉恥有道德,清正立世,難道我狄風在這個秦末也要裝孫子不成?狄風在心中這樣想了一回,雖然內心依然矛盾,但已經決定自己不能僅僅靠自己對曆史的記憶去活著了。同時狄風似乎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自己總按史書的記載去麵對秦末的事情,自己不是書呆子,那麼也有可能變成書呆子一個。

這樣想著,狄風終於讓個自己的理性戰勝了顧慮,於是起身離案,走到楚王熊心麵前說道:“多謝大王恩典,承蒙大王所重,狄風願留在王都統軍練兵。”

“好好好,本王就知狄將軍乃是俊傑,從即日起,本王便封狄將軍為統領‘黃旗軍’的上將軍,暫食祿五千戶,待日後有大功,則另行再封。”

對於“食祿五千戶”的意思,狄風是清楚明白的,可明白的狄風這時忍不住地想到:“封我食祿五千戶?這不是讓我去剝削老百姓嗎?”

“狄將軍,你趕快再謝恩哪!”一直沒有說話的上柱國陳嬰,這時提醒著狄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