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兄,不用麻煩了,況突騎就要出征趕往臨濟,這都耽擱了時間!”
馬五見狄風當著眾兵士麵依然稱他馬兄,不覺感到有些光榮,便心一熱情一激地對這三十六個兵士大聲說道:“你們都給聽好了,狄將軍別看像爾等一樣年輕,然馬某此前身為一介車夫,卻獲得了狄將軍的提攜,才做了這個校尉。這說明什麼?這說明狄將軍做事以義為重,今後隻要爾等跟著狄將軍好好幹,自然有爾等的前程。如日後誰不聽狄將軍的話,那就是跟我老馬過不去,到時結果爾等自然知曉。”
三十六個兵士的腦袋都沒有進水,他們心裏非常清楚,跟著馬五幹也就混個伍長什長屯長幹幹,混不好依然還是兵,祖墳也絕對不會冒青煙。可跟著做將軍的狄風幹,那麼意義可就不同了,既然一個車夫都能被狄將軍提攜成一個校尉,那麼隻要自己日後對狄將軍衷心,隻要自己在戰場上不死,那麼自己成為一個校尉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尤其剛被狄風選任為伍長的六名兵士,不用馬五訓誡,就已下定決心要對狄風衷心,然後自己由伍長升任為什長屯長,繼而再由屯長升百將校尉等,到最後也許自己也便會做到一個將軍的位置上,指揮著千軍萬馬。
人是需要夢想的,也許你的夢想最後不能實現,但如果一個人連夢想都沒有,那麼你還會有什麼?也許等到最後,你便是一無所有。
知兵者,可以贏天下,知己者,可以有作為,這是千年不變的定律。而得人心者,即使你不想擁有天下,但你在活著的時候,也絕對不會擁有敵人。這個道理,是熟讀兵書又知曉曆史的狄風總結出來的。
“弟兄們,我狄風為人雖不敢說豪壯,但義氣還要講的,但願你們日後好好努力,定然不會僅僅當一個兵士。”
“謝將軍提醒,我等自當追隨將軍,萬死不辭!”三十六個兵士齊聲呼道。
狄風見這三十六個兵士大表衷心,知道自己效仿班超的事跡已走完第一步,剩下的就是該如何訓練這些人的膽量了。這時狄風想起來,在兩千多年後曾有人在一本書中提倡細節,且還提倡出“細節決定一切”的理念。
可一個人倘若沒有膽量,你就是再注重細節,也頂多就是知道領導的心理,領導的喜好,查別人的言,觀別人的色做事之外,也就是個馬屁精了。而像這樣的人是什麼?也許即是奸人,也是小人,一旦你敗了勢,必會遠你而去,又投靠了新的主子!
至於什麼廉恥,什麼義氣,什麼道義,什麼士為知己死,在他們的心中已完全變得輕於鴻毛,更不敢跟“重於泰山”相比。
“狄將軍,你又在想何事?”
馬五突然一句話,打斷了狄風的所思所想,也將狄風從對兩千多年之後的回憶中硬性地來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