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平聞聽隻要義軍隊伍過了揚子江就安全了,自然沒有提出異議,朝狄風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狄謀士的意思辦吧。”
狄風見召平答應,即刻讓召平命令下去,讓義軍吃上一頓飽飯之後,就開始向南行軍。當然軍中的糧食都是搶來的,這時狄風也深深體驗到了,為什麼這支義軍要去搶糧,倘若沒有這些被搶來的糧食,估計曆史上的召平不等見到項梁,也早就在路上餓死了。
一個時辰後,當義軍開始整隊啟程時,狄風的心中卻感到很焦急。他派姚猛趕往吳寶村去通知馬五,也不知馬五是否已收拾好家當,也開始啟程了。
想到這裏,狄風的心中除了焦急之外,也隱隱萌生出一種不安。但狄風的擔心似乎有些多餘了,當他跟隨召平的人馬折向廣陵,在途徑吳寶村的時候,馬五和姚猛已趕著一輛車等在了哪裏,狄風懸著的一顆心這才放下。
經過幾日行軍,隊伍來到了揚子江邊。狄風知道揚子江是長江下遊河段的舊稱,這裏江闊水深,當初他與馬五過江時,是雇請了一位船家,他們二人才從南岸抵達北岸。然而現在是近萬人馬,要想渡過江去,船隻便成了問題。
“疏忽,我真是疏忽!”狄風站在江岸,麵對沃沃野野向東流去的江水,在心中暗自感歎道。
而此時的召平,卻顯得很悠然,竟然麵對大江,吟起詩來:“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複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狄風知道召平所吟是《離騷》中的句子,詩句的意思是說:“後悔當初沒有把路看得仔細,抬頭遠望我要馬上回返。調轉車頭我要折向原來的路,趁著所迷失的方向還不太遠……”但狄風也不得不佩服召平,他竟然能此刻結合詩句中意思,表達出了現在自己的境遇。
但狄風無心再聽召平繼續吟什麼《離騷》還是《牢騷》,他現在就想解決船的問題,因此讓義軍隊伍在江畔駐紮下之後,便派馬五和姚猛帶人去找船,並叮囑越多越好,但有一個前提,不能強取豪奪。
可馬五和姚猛出去了半日,直到傍晚才回來,一見到狄風之後,姚猛便訴苦道:“狄兄弟,你為何約法三章啊!這些刁民一見我們說話客氣,不敢跟他們動粗,根本就不借船給我們!”
馬五也訴苦道:“有的船家一聽我是吳中人,把腦袋都要搖爛了,結果就對我就說了兩個字,今天真是氣死我了!”說著,馬五還氣呼呼的,像是在拉風箱。
狄風見馬五沒有把那兩個字說出來,便好奇地問道:“船家對你說了哪兩個字?不妨說來聽聽。”
馬五氣道:“還能是那兩個字?就是‘不借’,還說咱們吳中沒有好人,像這種船家,當真該殺!”
聽完馬五這句話,狄風也有些生氣了,心想這個船家一罵一大片,實在有些嘴損,也的確該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