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2 / 3)

“唉!”李如柏歎息一聲,山海關也算是被李如楨經營多年,卻被三萬士兵不懂一刀一槍就被人拿下了,這讓他感到十分的挫敗,不過要跟努爾哈赤翻臉,他也沒有把握,要知道努爾哈赤征伐半生,也不是善茬。

對於李如柏的猶豫不定,讓徐鴻儒非常不滿,在他看來李如柏在打仗上或許真有兩下子,不過卻沒有當年李成梁的殺伐果斷,如此猶豫,等到機會來臨,也不可能把握得住。因此在後金攻掠撫順之後,他就派自己的心腹前往後金,聯係他們希望可以跟他們達成合作,如果可能的話,甚至可以直接把整個遼東軍拉到後金那邊去。

然而後金方麵的動作卻遠比李如柏這邊快速,他的人剛剛聯係上後金,他們馬上就派人過來與徐鴻儒會談,不過令徐鴻儒驚訝的是,在他麵前的這個人居然是後金四大貝勒之一的四貝勒黃台吉。

“四……四爺,沒想到你會親自來這裏?”即使是徐鴻儒,也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個高大的男人膽識不凡。

黃台吉笑道:“徐先生來招,黃某怎麼可能不來,隻是徐先生說能夠將整個遼東軍拉到我們這邊,對抗明朝,是否屬實?”

徐鴻儒點了點頭:“若非屬實,徐某怎麼敢勞煩四爺大架,有明一朝對軍隊的掌控都極為嚴格,不過李成梁卻是個例外,他的軍隊與遼東地方大族結合在一起,掌控了遼東大權,而此時明廷當中的那個小監國卻要統一全國軍令,這對遼東軍來說是不可能接受的,隻是李如柏顧忌到京營士兵強大的戰力,所以並不敢貿然打出反旗!”

黃台吉皺了皺眉頭,道:“明廷的京營真有那麼強?”

對於徐鴻儒的話,黃台吉還是有些不信,努爾哈赤就是靠著李成梁的扶持,才算是在遼東站穩了腳跟,對於李成梁訓練出來的李家軍,他們後金是有認識的,即使是李成梁死後,李家軍也曾經對此與蒙古各部打打殺殺的,蒙古人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即使是他們的八旗軍碰上了遼東鐵騎也要認真應對,卻沒想到京營的士兵卻讓遼東鐵騎都這樣懼怕!

徐鴻儒臉色微變,說道:“若是四爺能夠見到他們的打法,相比就不會懷疑了!我曾經在登州經曆過,他們的炮火和步槍,根本不是血肉之軀能夠比擬的!如果沒有相同的火力,唯一的方法就是以騎兵衝擊他們的炮兵陣地,阻斷他們的火力投射,不過必須要他們犯錯誤,沒有防備才行,因此有可能打敗他們的也隻有你們或者是遼東鐵騎了!”

徐鴻儒跟黃台吉的會談是背著李如柏的,因此他們不可能談太久,而且此時徐鴻儒也並沒有拉攏太多的遼東軍的軍官,因此他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運作,然而此時在北京,朱由崧已經開始了備戰。

這次討伐後金,朱由崧選擇的是親征,無論何時皇帝親征都會引來群臣的反對,要是不反對的話,皇帝反而以為你別有用心,就像是宋朝的寇準,慫恿皇帝親征,結果被人說是“孤注一擲”,拿皇帝來冒險,結果就悲劇了。

此時內閣剛剛經過了動亂,在麵對朱由崧的時候,處於弱勢,再加上朱由崧態度強硬,他們也不得不同意了朱由崧親征的要求。然而他們也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派出文官監軍,他們提出人選就是楊鎬,此時的楊鎬還沒有經曆過薩爾滸的打敗,反而是曾經在朝鮮之役當中與邢階配合,是文官當中少有的知兵之人。

朱由崧也與楊鎬接觸過,楊鎬年過五旬,性格沉穩,的確不是那種紙上談兵之人,便也同意了他們的要求,就當是多個參謀。

這次雖說是親征,朱由崧卻不會親自指揮,他知道自己的水平,要做個技術員那還不錯,不過要當個統帥,那就差了點了,因此他調了方世鴻為主帥,方世鴻如今也算是一員大將了,在北海日本南洋南征北戰,戰績都可以令人滿意。

而且為了這次征討後金,朱由崧還特地從北海調來了五萬日本皇協軍,這五萬皇協軍統領就是魏進忠,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與他們的不同之處,就是他們沒有槍支火炮這些火器,隻能算是精銳的冷兵器軍隊。

這次朱由崧雖說是親征,他的儀仗不過是到了山海關,並不再向前,要知道前方不光有滿清人的力量,李如柏他們的遼東邊軍體係的人對朱由崧也很不滿意,君子不立危牆,朱由崧並不打算到前方去,給方世鴻添麻煩,自己在這裏剛剛好,這樣能夠提升前線將士的士氣,卻不用讓方世鴻分心來照顧他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