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2 / 2)

在內閣,對於派出北海艦隊剿滅西洋海盜,方從哲和官應震,是舉雙手讚成,這樣不但能夠讓江南開關順利進行,更能提高朱由崧的威望,可謂是一舉二得,隻是兵凶戰危,就算是朱由崧是天命之人,萬一戰場上出了什麼事情,他們想哭都來不及。

劉一燝卻不禁笑道:“方大人,官大人,若是王爺想要南下,我們恐怕也攔不住,王爺他天生英才,小小年紀就建造出了如今的北海艦隊以及一幫的精兵強將,此時王爺倒有些像當年的永樂皇帝,不同之處在於,相比永樂皇帝,他們給了我們這些臣子更大的權力!”

劉一燝現在也算是頗為自得,如今東林黨雖然在朝廷當中敗退,不過在議會中卻仍然能夠跟方從哲他們的“大學黨”分庭抗禮,甚至還有幾分勝算,議會這個東西雖說是將官員和大族造成了對抗的局麵,實際上他們在議會議員當中大力發展自己的派係,卻加強了他們朝臣的權力,如今在政治方麵,隻要他們的提案通過議會的審議,就可以直接刊發執行,不需要再經過皇帝或者說是司禮監的批複,議會通過之後,不但可以為他們提供足夠的資金,還可以爭取民間的支持,減少了底下人陽奉陰違的現象。

對於那些真正想要做事的大臣來說,議會的確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東西,不過相對的,既然內閣方麵掌握了行政和司法大權,在軍隊的掌控上,就必須對樞密院讓步了,政治原本就是妥協和交易的遊戲,在這上麵,這些臣子要比朱由崧更明白,於是現在的樞密院已經不是兵部可以隨意轄製的了。

有了民間的意願,再有了朝廷高層的許可,出征似乎變得順理成章。

夕陽西下,萬曆皇帝與鄭貴妃臥在軟榻之上,夏末秋初,外麵花園當中繁花落盡,很多果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在窗口他們都能夠感覺到外麵的一股股熱浪,那是因為室內的熱量已經被流過買入地麵淺淺一層水管的冷水給帶走了,在冬天那是為室內供暖的,現在卻成了降溫消暑的絕妙設計。

“皇爺爺,皇祖母,孫兒明天就要出發了,特意前來向兩位告辭!”朱由崧跪在二人麵前說道。

鄭貴妃連忙說道:“地麵上太涼了,趕緊起來吧!”

朱由崧嘻嘻一笑,連忙跳了起來,說道:“皇爺爺,你看這次的事情我做得怎麼樣?”

萬曆帝嗬嗬笑道:“很好,這段日子你的這些構想到頗有些你皇爺爺的味道,照你這麼做,議會掌握了政策的批複權力,等你登基為帝的時候,朝廷和議會就會整天吵吵嚷嚷,做皇帝的倒是可以逍遙了,可惜了,朕要是早能夠想到這一點,就不用跟他們鬥一輩子了,這一輩子鬥來鬥去,也不得逍遙,真是沒什麼意思!”

朱由崧說道:“那麼我南下平定南洋,皇爺爺可有什麼要告誡孫兒的?”

萬曆帝點了點頭,說道:“自古兵凶戰危,在戰場上你也不是第一次了,不過我仍然要告訴你,第一,不要到真正的戰場上,在福州廣州呆著就好,第二不要亂七八糟的指揮別人,也不要臨陣換將!”

朱由崧笑道:“崧兒知道!”

萬曆帝在三大征得到的心得就隻有一條,絕對信任前方官員,也是因為他的信任邢階和楊鎬才能夠始終如一的貫徹他們的戰略戰術,進而平定朝鮮,而後來薩爾滸之戰之後,明朝的遼東政策隨著換上去的大臣袁應泰、薛國用、熊廷弼、王化貞、袁崇煥、孫承宗等等不斷的變化,熊廷弼主張防守,王化貞主張進取,之後曆屆督撫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能,也都把遼東當成了自己的試驗場,這也是造成遼東糜爛的一個主要原因。

之後鄭貴妃也跟朱由崧說了幾句,等朱由崧告退之後,鄭貴妃卻不禁對萬曆帝抱怨道:“皇上,崧兒雖說天賦異稟,不過畢竟是個孩子,怎麼能讓他上戰場呢?”

萬曆帝微微一笑,說道:“崧兒是一個老虎,有他在京城,就沒人敢亂來!”

鄭貴妃何等的聰明,一聽到萬曆帝的話,就已經懂了他的意思,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朱由崧一走,那些猴子恐怕就要跳出來了。鄭貴妃不禁歎道:“皇上,這在是玩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