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樞密院(上)(2 / 2)

劉宗周雖然在朝中兩麵不討好,不過在年輕士子之間,這位為人正派,敢於直言,學問精深,喜歡幫助學子的老先生,卻有著不小的人氣,夏允彝一看到是劉宗周請他出來,連忙提早了幾個時辰就在聚星樓裏等著。

劉宗周財力有限,在聚星樓也不過是在大堂裏要了一壺茶,好在聚星樓的本意就是結好這些讀書人,劉宗周這樣大名氣的老學究,他們自然都認識。

“先生,學生夏允彝有禮了!”

劉宗周笑道:“不必多禮,彝仲,這是你的稿子,裏麵有一些行文的錯失,我都已經更正了!”

夏允彝接過那一張滿是褶皺的文稿,那是被人揉了之後又伸展開的樣子,他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劉宗周歎道:“還有什麼事情?不過是聯合早報不希望你的這篇稿子發出去,直接扔到廢紙簍了!”

夏允彝搖搖頭,說道:“聯合早報畢竟是那位王爺的,不希望刊登這些東西那也是正常,對此,我早就料到了!”

劉宗周笑道:“你有這個預料就好了,隻可惜如今京城一帶也隻有這樣一個聯合早報,我們想要投稿也別無選擇啊!”

夏允彝卻道:“先生,難道您就沒想過另外創辦一個報社?”

劉宗周搖搖頭笑道:“彝仲,你可知道這報社當中究竟有多少門道,需要多少人力,每天要從無數的投稿當中揀選出合適的文稿,這樣就是一份極為浩繁的工作,而且光著京城附近就有數百萬份報紙的發行量,賣出這些報紙又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你年紀還小,如今不過是個秀才,還未過鄉試,理應以學業為重!”

夏允彝也知道劉宗周是好意,不過他對張道玄的那邊文章仍然有些不滿:“先生,您是不知道,那與天下人共治天下的文章,根本就是那個黃老餘孽所寫的……”

劉宗周笑道:“黃老餘孽?彝仲,你為什麼要怕那些黃老之學?我們儒家經過千年的發展,其中又分為各門各派,實際上很多都已經糅合了黃老的一些理念,那黃老之學也是我們華夏的學問,他們想要再次興起,卻也是一件好事,天道不足,有時候獨尊未必是一件好事,當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看中了我們儒家的進取之心,但是之後千年,儒家已經成為了唯我獨尊之勢,這讓我們儒家不思進取,貪圖安逸,有了黃老在後麵之後,反倒是能夠讓我們更快地發展。”

“好,先生此論大妙!”此時一年輕男子上前道:“恕在下唐突,在下王博聽到先生妙論便忍不住起來叫好!”

夏允彝皺了皺眉頭,看著王博,說道:“王兄,不知道您聽了劉宗周的話有什麼所得?”

王博笑道:“天道不足,在王某看來確實一種平?之策,劉先生,如今聯合早報一家獨大,的確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在下也希望建立一家報社,就叫做南方日報,原本以劉先生的威望出任主編是最好不過了,不過我們也明白劉先生還要教習弟子,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邀請劉先生出人我們的撰稿人,日後您的青龍峽書院的一應費用,都由我們解決!”

要辦報紙不隻是有錢就行的,當然財力那是先決條件,在京城有這麼大財力和人脈的人可不多啊,劉宗周奇道:“您是……”

王博連忙解釋:“家父王喬,想必劉先生也早有耳聞!”

王喬可謂是徽商翹楚,徽商在商人當中自稱“儒商”,算是跟讀書人最接近的一類商人,實際上在讀書人眼中就算是“儒商”,那也是四民之末,而在商人眼中,徽商明明是逐利的商人,卻要硬安上一個“儒商”的名頭,那屬於豬八戒照鏡子,兩頭不是人。

盡管如此,儒商因為努力靠近朝廷,卻也得到了鹽商巨利,並且扶植起了東林黨這樣一個龐大的勢力,經過東林黨的宣傳,他們的名聲也好了很多,說出他們王家,也是為了讓劉宗周不至於太過反感。

實際上卻是王博過慮了,劉宗周自己辦學以來,那種阿堵物已經成了他必須要考慮的事情,而現在跟聯合早報的人鬧翻了,他正需要另外一個金主,此時王家進來得正是時候,他歡迎都來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