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2 / 2)

胡士相笑道:“其實我們大明也不缺糧食,隻是南北運輸困難而已,而在這裏福王世子他們可以利用海運從大明南方、北海、東瀛、南越甚至是暹羅等地購買糧食,運輸到這裏,肉魚這些東西,對北海發達的畜牧業和漁業都不成問題!”

趙南星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隻是在這裏我怎麼沒看到幾個人影呢?”

胡士相笑道:“那是因為在這裏青壯都被調出去修路了,每七天能夠回來一次,而少年人則在學校裏讀書,那些婦人也被組織起來讓他們做被褥、衣服和鞋子,按照北海王殿下的說法就是每個人都得給他們找些事情做,這樣才不會胡思亂想!”

方從哲笑道:“這倒是個好辦法,青壯出去修路,這些婦幼就成了他們的牽掛,也隻能乖乖地給他們修路了,就算是有人蠱惑也不怕了!”

趙南星也不得不承認,這一手的確是好計,北海王雖然年幼,在經營管理上麵卻的確是有一套。而相比之下,太子……

剛剛想到這裏,趙南星連忙驅散了這個想法,太子最近的行為雖然有些反常,卻畢竟是正統。

二人在胡士相的引領之下,漸漸來到了學校,此時學校當中正在上課,校園當中充斥著孩子們清脆的讀書聲音。不過令趙南星奇怪的是,這裏的塾師卻都是一個不及弱冠的少年,心下疑惑,便問胡士相。

胡士相說道:“這些小塾師可都是在北海的徐子先培養出來的英才,是借著這次機會,前來實習,也就是國子監監生的曆事。”

看到這裏,趙南星實際上已經再沒有疑問了,按照這種管理,隻要銀錢足夠,就絕對沒有問題。而鐵路公司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光啟動資金就有一千多萬兩,如今還不斷有一些士紳前來北海公司打算入股。

再看看晴朗如洗的天空,趙南星心中卻又升起一絲疑慮,北海王的能力毋庸置疑,而皇帝又預言了今年的百日之旱,若是這百日之旱真的發生,而北海王卻憑借資金贏得了這些災民的民心,那麼太子的位置真能夠坐得穩嗎?

想到這裏,趙南星便再也沒有心思繼續在這裏考察下去了,他不過是確認一下這裏沒有變亂的可能,既然已經確認了,那就需要考慮一下如何對待北海王的強勢崛起了。

趙南星當天就快馬加鞭,趕回了京城,並且以講經的名義前往慈慶宮去見太子,大明朝的內功外廷聯係很少,與太子的交流,也隻能借著講經的名義來進行。

一路上風風火火,趙南星剛剛進入慈慶宮,便被一股子青煙給熏了出來,此時趙南星卻發現慈慶宮當中,居然有一個穿著黃色道袍的道士在高台上舞著木劍,旁邊七盞燈按七星排列,風雨雷電四部令牌安放在桌上,兩隻牛油紅燭已經被點燃,黃符、雞血、朱砂俱全。

趙南星在定睛一看,卻發現那慈慶宮舞劍的人不是別人,居然正是太子朱常洛,這下子可把趙南星給氣壞了,我們東林黨花了多少心思來捧你,你怎麼就不幹點正事呢?

“太子殿下,趙南星求見!”

朱常洛連忙跳下那三尺高的高台,差點摔倒,等站穩了笑道:“原來是趙大人,孤在這裏向上天祈雨,有失遠迎,還望贖罪!”

趙南星一聽是祈雨,臉色稍緩,他雖然不信這些,不過既然是太子關心旱災,那也是一件好事,說道:“太子,祈雨之事交給那些和尚道士去做,就行了,何必殿下親躬?”

朱常洛笑道:“這是黃石道長教我的,黃石道長可是秦漢之時的黃石公轉世,他說我是太子,未來的九五之尊,我來祈雨可是比那些普通的和尚道士,更能夠上達天聽,若是等我求得雨來,我看父皇還怎麼說那小兔崽子是先皇所托的天命正統!”

趙南星不禁搖了搖頭,且不說這樣做是否有用,這樣做根本就是與皇帝作對,皇帝剛說了他夢到先皇托夢百日大旱,結果你就非得祈雨打破這個預言?

而那個黃石道長,根本連佛道兩門的修煉法門都不搞不清楚,道門講究的是飛升成仙,佛家才講轉世重修。

“對了,趙先生,此來所為何事?”

趙南星搖搖頭說道:“無事,隻是前來講經,既然太子殿下有法事要做,微臣就告辭了!”

趙南星算是對太子徹底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