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2 / 2)

一個地方官能讓百姓不餓肚子,便已經是政績斐然了,但是這些日子在徐光啟的影響之下,高邦佐的思想也開始轉變了。既然工商能讓百姓過的更富裕,給國家提供更多的稅賦,那又何樂而不為?

高邦佐歎息道:“這當中的玄妙,非我能參透的,還望老師指點!”

高邦佐卻也是個老實人,這種人正直認死理,不過有什麼缺陷,卻也不會隱瞞,而且他也有種感覺,或許這位老大人能夠帶給他一條從未有過的新路,因此他也毫不避諱地拜了徐光啟為師。

徐光啟笑道:“因為這高福利的原因,百姓便有了錢,百姓有了錢便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百姓有了需求,便會有人去做某樣產業,某樣產業又會大量雇用百姓,讓百姓有利可圖,而官府也要保證這種產業不會竭澤而漁,荼毒百姓,而且要從此等產業當中抽稅來作為百姓福利,如此下去,究竟發展到如何,以道,你不妨想一想!”

徐光啟已經深刻研習近現代的一些經濟學書籍,這讓他總結出了一治一亂兩條路強國之路,他要做的倒像是德國的王朝社會主義。以官府來平?平民和資本家之間的關係,並且以官府發放福利,來凝聚人心,同時加強教育,讓百姓知道福利來源於國家,強化百姓的國家民族意識,讓資本家無法控製百姓為亂,這條道路被他稱之為“治世之路”。

曆史總是有必然性的,英國美國的道路並不適合中國這樣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反倒是德國的製度,一來能夠讓國家崛起,二來能夠保證王朝的穩定,唯一不足之處就是強化了君主的權力,若是碰上一個威廉二世那樣的君主,很顯然會讓中國走上軍國主義擴張道路。

不過按照徐光啟的思考,以現在中國的國力,再經過這種改造,完全可以淩駕於世界之上,那些西夷人便可不足為慮。

另外一條則是亂世之路,這條路就像是自由貿易主義,這條路也是一條強國之路,但是同時也會壯大那些東林黨代表的南方大戶的勢力,於國於民無利,更無法強軍強國,因此這條路被他毫不猶豫地扔掉了。

“自漢以來,凡是盛世,必然是休養生息,與民休息,我們漢民那是勤勞無比的,隻是有些太過保守,不知進取,隻要善加引導便能夠製造出無邊的財富。以道,這些日子以來,你帶領百姓修渠築壩,可有感受?”

高邦佐不禁點了點頭,他對最近這些日子的修築水利工程也是頗有感觸的,原本指揮使打算小修一番,但是在福王爺出錢,在加上各種材料敞開供應之下,灤河附近居然修成了一個個不小的蓄水池,就算是大旱大澇,也足以保證他們的糧田安穩。

而附近的遵化鐵市,每天都能夠給他們帶來豐富的稅收,當然那些來做生意的人也需要吃住,這又讓附近的遵化市民小賺了一筆,今年足以讓他們過上一個好年了。

平常年份,秋收之後,百姓也就隻能呆在家裏造人,但是現在動員了他們,卻在永平府製造出了一個不小奇跡。

高邦佐這個深受儒家影響的人產生了心態上的變化,對徐光啟,高邦佐也是萬分佩服的,他這位剛剛拜的老師已經另外開辟了一門治國之學,在經濟之學上麵,遠遠超過常人,他不禁問道:“徐大人,福王爺這番作為,似乎並非儒家,更非法墨及黃老之學,這究竟是何樣學說?”

徐光啟笑道:“無農不穩,無商不富,無工不強,工商之道雖為強國富國之道,卻容易滋生像呂不韋那樣的大戶,因而導致國體不穩,所以無論儒家或是黃老之學,都主張實行抑商政策,若是能夠找到解決之法,也未必便不能實行重商之策!”

高邦佐不禁驚訝說道:“難道老師已經找到了那個法子?還請老師指點?”

徐光啟笑道:“很簡單,第一福利,第二教育,福利讓百姓歸心,教育開啟百姓之智,而工商所得之銀錢,正好借著投入其中,長此以往,我國便如鐵桶一般的江山,或許甚至能逃出那一治一亂一分一合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