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2 / 2)

魏進忠不禁一愣,連忙叫道:“殿下,這可不能亂說,奴婢就算是在宮裏也沒有找對食,更何況是在宮外呢!”

朱由崧也知道自己對魏進忠問這些事情的確是不太合適,難怪把他嚇成這樣了。朱由崧說道:“行了,行了,我知道你這些日子挺老實的,不過這個喬家難道單純就是一個地方大戶嗎?他們就沒什麼別的勢力?”

魏進忠笑道:“遵化是個小地方,但是你要想在這裏立足可不容易,喬家不但在這裏立足了,而且還占據了幾個最富的礦山,豈能沒幾分勢力?現在山西正紅的票號日升昌記可就是這裏遵化喬家的產業!”

“不是吧,我記得日升昌記的掌櫃應該是姓李的才對!”朱由校那次賣擺鍾所得的錢就是日升昌記的印票子,對這件事情記的自然清楚。

魏進忠搖搖頭說道:“日升昌記表麵上是李家的財產,實際上各種賬目款項地契上麵寫的都是喬家的人名,李竹明不過就是喬家的一個掌櫃而已!”

“這喬家的來頭不小啊,以前怎麼就沒聽說過他呢?我隻聽說過山西人的票號比較出名!”朱由崧不禁問道。

魏進忠笑道:“殿下,您還別說,這遵化喬家還的確是跟山西人有些關係,這遵化喬家的祖上也是山西人,隻是兩兄弟爭奪家業,最後老大繼承了家裏的大通票號,老二氣不過便出走京師,並且在京師附近經營起了這家日升昌記票號,擋住了大通票號向京城邁進,隻能在西邊或是北邊,跟那些窮的叮當響的蒙古人做些生意,而日升昌卻在直隸山東中原一帶經營得紅紅火火!”

朱由崧卻留上心了,日升昌記的實力他在京師就已經有所了解,朱常洵這次初始投資就達到了三百萬兩白銀,日後規模擴大還會不斷地往裏投資,投資的規模會更大,這麼大一筆銀錢,除了朝廷戶部,也就那些大型票號能夠擔當了,朱常洵也有讓票號承擔這次銀錢運轉的意思,但是就怕這些票號沒有這個能力,把事情搞砸了,所以仍然有些猶豫不決。

這個問題朱常洵幾天想來都沒有解決,明朝的票號經營大部分都是以家族為單位,現在的明朝家族雖然有錢,也沒有達到後世摩根、洛克菲勒和羅素家族的程度,所以要承擔這種大規模的國家項目,還是有些難度的。

朱常洵將這個問題跟朱由崧一說,朱由崧不禁搖搖頭,說道:“父王,這件事情可就是你的不對了,我明明說過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的!”

朱常洵卻被他說得一愣,說道:“你說過嗎?我怎麼不記得了?”

朱由崧說道:“難道那種股份公司的模式隻能用於礦業?如果幾個家族票號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大規模的票號,那豈不是比單一家族的人要強得多,而且我們還可以入股,並且派審計師進入這個大型股份製的票號當中進行監督,也不怕哪些管理者搞什麼名堂!”

朱常洵不禁拍案叫絕,說道:“對啊,或許這種票號聯合起來可能要比這種礦業公司更加合適!”

朱由崧心想,那是當然,銀行就是靠著大規模的資金來吸引儲戶和貸款,並且進行大規模的投資的,當然是錢越多實力越強,而且銀行玩的就是錢生錢的把戲,金融市場上拚的就是個子的資金實力,隻有錢最多的人才有資格去狙擊比人的股份。

朱常洵叫好之後,卻又思索起來了,說道:“這個法子是好,隻是如今為父還是毫無頭緒,我可一個票號也不認識,難道就直接到他們麵前說,我要跟你們聯合嗎?”

朱由崧笑道:“難道還要多複雜?這套體製,隻要按律執行,無論是我們還是那些票號絕對都有利可圖,商人逐利,那是本性,這麼大的一塊蛋……肥肉,任何一家都不可能吃得下,所以聯合起來那是最合適的辦法!而且這票號家族眼前就有一個,而且是厲害不容小覷,為什麼不從眼前開始?”

朱常洵奇道:“眼前?你?你哪有什麼票號?”

朱由崧說道:“誰說是我了!我說的是這個園子原本的主人,這裏是遵化喬家的園子,遵化喬家可是日升昌記的真正主人,在票號這一行當當中,也算是龍頭人物,在山西也有他們自己的人脈,可以說是最合適的合作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