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十三,皇太子朱標,薨。自此以後,一切不安定的因素便悄悄地在整座皇城內蔓延,滋長。
此時的金陵城雖如往日一樣繁華,卻不似先前那般熱鬧,隱隱中夾帶著不可觸摸的壓抑。三三兩兩的路人經過,可也是低頭不語,就連路邊的那些商販也不敢扯著嗓門大聲吆喝叫賣了。整座皇城突然陷入了深深地沉靜中。
伴著薄薄的晨霧,魏國公府的車夫駕著馬車從人群中緩緩駛來,馬蹄踏在石板路上,發出清亮的“噠…噠…噠…噠…”的聲音。
妙錦靠著雙巧睡了一會兒,也沒怎麼睡著,聽著外麵漸漸有了人聲,她坐起來,自言自語道:“進城了”
雙巧正從車窗往外看,聽妙錦這麼一說,笑道:“小姐,你怎麼知道進城了?”
妙錦笑了笑,也沒說什麼,卻問道:“有水嗎,我渴了”
“早就給小姐備下了”雙巧從旁邊的一個紅漆圓木盒裏拿出水壺和一隻精巧的白瓷茶盅,倒了水遞給妙錦。
妙錦拿著喝了兩口,才覺得腦袋清醒了一些。雙巧把茶盅放回去,看著妙錦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說道:“小姐,等回了府,您再好好睡一覺”
妙錦嗯了一聲,正想要靠著軟枕再小睡一會兒,卻聽到外麵傳來雜碎的馬蹄聲,越來越近,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掀簾看去,一隊人馬快速經過,行人紛紛讓路,低著頭,恭敬地站著。雙巧嘀咕道:“不知道又是哪位王爺進京了”,妙錦也探頭去看,隻見為首的那人騎著棗紅烈馬飛快駛過,後麵跟著幾個護衛。
“你怎麼知道是位王爺?”妙錦好奇地問
雙巧壓低了聲音,“小姐,你一直在慈雲庵住著,不清楚京城裏的情況,自從皇太子去了以後,皇上下令讓各地的王爺進京奔喪,宮裏宮外的人都是十分的謹慎小心,生怕在這個時候出了什麼差錯”
妙錦點了點頭,心想著,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大哥寫信來一再囑咐她們要早點出發,恐怕就是為了避開這些王爺們,免得生出不必要的麻煩。
不知不覺,馬車已經到了魏國公府門口,妙錦走下踏梯,抬頭看著高高的門匾,心裏還是有一些激動的。雖然這些年她一直在慈雲庵生活,可每年也會回來住上一段日子,對這個家,她並不算陌生。
“小姐,進去吧,夫人在等著了”雙巧在一旁提醒道。
大門突然被拉開,管家一看見妙錦,就高興地迎上去,邊走邊大喊道:“三小姐回來了”
妙錦笑著打招呼,“全伯,好久不見了”全伯看著妙錦,一臉慈祥的笑容,“一年不見,小姐又長高了不少,快進去吧,夫人一大早就開始念叨你了”
再也按捺不住心裏的喜悅,妙錦提起裙子就往裏麵跑,好久沒見娘和妹妹了,心裏可想她們了。剛到院子裏,就看到娘從屋子裏走出來,妙錦見了,趕緊跑上去一把摟住了娘的脖子,“娘,我想你了”
謝氏抱著妙錦,輕柔地撫摸著她的長發,“真是越大越會撒嬌了”,妙錦聽了,抱著娘的手臂又緊了些,雖然有娘的疼愛,可是長這麼大,她總覺得一直都是一個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她以為自己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可看見了心裏牽掛的人,那點自以為的堅強就顯得那麼弱不禁風。
謝氏心裏又高興又酸楚,說道:“餓了吧,娘做了好吃的,快跟我進屋去,都是你喜歡吃的。”妙錦這才鬆了手,隨著娘往裏麵走去。
剛走進屋子裏,就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味兒,走了這麼久,肚子也實在是餓了,妙錦在桌邊坐下,謝氏熱情地為她夾菜。妙錦看了看外麵,問道:“娘,哥哥們不在家嗎?小月呢,怎麼也不見她?”
謝氏道:“你的幾個哥哥都進宮去了,這幾日,就隻有娘和你妹妹在家裏”她盛了碗清粥遞給妙錦,吩咐旁邊的雙巧,“看看小月起床了沒有,就說三姐姐回來了”
雙巧正答應著離開,卻聽到外麵傳來一個小丫頭的聲音,“三姐姐什麼時候回來的,你們怎麼也不叫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