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下山西遊(2 / 2)

是夜,珠穆城燈火通明。時值西域奉仙節。但見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皇甫岩少見世麵,那裏抵得住這般風流景致,便匆匆下了樓,離開客棧,淹沒在茫茫人海中。

所過之處,燈光璀璨,五顏六色。

珠穆城位於雪山腳下,常年積雪。所以城牆樓宇,閣亭房屋多數用冰磚砌築而成,這時在燈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色精光怪,五彩繽紛

街道呈井字狀,一巷接著一巷,由無數個井字構成,交通便利,可前可後,可左可右。

隨著人流,皇甫岩來到了廣場。

西薩國的皇城所在地,便座落在珠穆城的廣場西側不遠處的山峰上。皇城依山而建,巍峨挺拔,雄奇險峻,氣勢恢宏。

在夜色下,燈光閃耀,整個皇城呈龍形。盤山而上,龍尾一端延伸至廣場西側之外的五十丈處,尾有九道門,最中間一道門足足五丈高,旁邊左右各四道門,門高三丈餘。這應該是臣子覲見之道,最中間的應該是皇帝專用道。

龍身盤旋而上,呈螺旋狀。身下四足,四足各自踏在宮殿上,四座宮殿高達三十丈,共計十層。

過了四足之處,再往上看,便是龍首,坐西朝東,龍首高達百丈,分五十五層。

龍眼處是九丈大的宮殿,呈圓球形。仿佛是一雙犀利的龍眼。

龍首額頭,便是皇帝居所,高十八丈,分九層。

整座皇宮上下落差足足有九百九十九丈。

此刻,有一身著龍袍之人站在龍首額頭,通過擴音符文,說道,

“西薩國,奉仙節正式開始”

當然,遊行的人是無法看到龍首的國王的,所以在龍尾處的國王專用道上麵有符文組合而成的映像,類似於電影屏幕,隻不過這映像的立體感比之電影屏幕更加真實。

隨後,遊行之人,高呼萬歲。

這時,人群中,抬著各色各樣的仙女神君像,有白衣飄飄的,有仙風道骨的,有花仙,有山神,也有凶神惡煞,也有閻王馬麵。

然而,皇甫岩逐漸對這些失去了興趣,轉而關注起了廣場中央立著的一塊石碑,這石碑高還九丈九,碑上有彎彎曲曲的碑痕,像是字又不是字,總而言之,很詭異。

與皇甫岩所見過的字不同,像蝌蚪,如蛇,似火,成水,幻雲。給人的感覺包羅萬象,涵含世間道則。

與此同時,皇甫岩也發現了一個現象,有許多人盤坐在石碑下,或近或遠,圍著石碑觀望沉思。

周圍奉仙節的歡樂氣氛完全無法打擾到他們。他們有些人似有所悟,有些人眉頭緊鎖,有些人笑顏如春,有些人恬靜淡然。

細細打聽之下,皇甫岩才得知,這塊石碑是魔界始皇時期,從天隕落而來的。一共五方石碑,四域中州各有一方。

這五方石碑,唯獨中州那方石碑有看得懂的七個字,“始皇帝死而地分”,除了這七個字之外,那方石碑上的其它字便和這方石碑一樣,無人能辨別了。

而四域的四方石碑,從頭到尾,其上的文字或者說紋路,至今無一人識得是何字或何意?

後來,修行者發現參悟這五方石碑時,或可提升修為,或可悟得神技,或可加強精神識海,或可融彙道則。

於是,修行者便在每年,威壓最低的時候去參悟石碑。

之後,皇甫岩也看不出個之所以然來,便再次四處閑逛。

夜悄然深去,皇甫岩也就收起了玩心,回了客棧,準備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