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
視窗
IBM
自“棱鏡門”事件爆發後,美國科技企業在華遭遇嚴重信任危機。出於對國家安全的擔憂,中國政府正鼓勵國有企業舍棄國外公司的硬件產品。有報道稱,在研究和評估IBM大型服務器是否會對國家金融安全造成不利影響後,中國政府或已責令國有銀行停用IBM設備,取而代之的是本土品牌服務器。與此遭遇類似的,還有美國企業軟件廠商甲骨文(Oracle)和美國存儲設備廠商易安信(EMC)。一場緣起於國內互聯網公司的“去IOE”運動,正受到政府持續重視。
Cisco
2014年4月,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發布《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綜述》。據該報告顯示,有多家網絡設備廠商生產的路由器存在後門,可能會被黑客控製從而危及網絡安全,其中即包括思科的產品,而這已不是思科因安全問題首次遭到關注。在中國互聯網與數據傳送、路由器、交換機等網絡設備市場上,90%以上的產品都由思科提供,這也引發國內安全專家對“去思科化”的關注和建議。與此同時,隨著“棱鏡門”等安全事件的持續發酵,思科在華業務已出現縮減。
Qualcomm
2014年2月,美國智能芯片廠商高通公司因涉嫌壟斷遭舉報。舉報方是一家行業協會,其中既包括中興、酷派等手機製造商,也有展迅、銳迪科等芯片供應商。上述協會指控稱,高通將專利許可捆綁銷售芯片、拒絕對芯片生產企業專利許可,同時在專利許可和芯片銷售中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高通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因此三次到國家發改委接受調查,今年7月,中國反壟斷機構仍確認高通壟斷事實成立。據稱,公司或將因此麵臨逾10億美元罰款。
Apple
在今年7月聯合下發的采購清單中,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以數據安全為由剔除了蘋果公司生產的10款產品,但在6月的初步采購計劃中尚包含上述設備。而在此後不久,蘋果公司承認,內部員工可通過一項從未公開的技術,獲取iPhone用戶個人數據。中國官方批評稱,此舉將為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收集用戶隱私大開方便之門。上述事件無疑成為“棱鏡門”的又一餘波。此外,蘋果產品在中國的定價一直飽受低價傾銷指責,其在華服務政策也多次受到官方媒體批評。
Microsoft
2014年7月,國家工商總局專案組突擊檢查了微軟在華的四個經營場所,理由是反壟斷調查。8月,工商總局再度以反壟斷為名突擊審查微軟,同時還調查了後者的一個外包公司。據稱,微軟主要涉嫌三方麵的問題,分別是信息安全、搭售與強買強賣。而在此前,中國政府已經將其最新操作係統Windows 8列入采購黑名單。微軟此番遭審查,殃及池魚的外包公司是埃森哲。截至目前,因懷疑谘詢公司從事間諜活動,中國政府已要求國有企業切斷與麥肯錫、波士頓集團等的業務往來。
Syman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