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搖了搖頭,說:“其實顯而易見。你們想一想,如果楊剛就是凶手,為什麼要設計葉浩去自殺?第一、楊剛以前不認識葉浩,一直在輪船上工作,那麼他有什麼理由,什麼動機去這樣做呢?第二、如果楊剛殺了袁弘,為什麼要現在才來毀屍滅跡?而且還大聲喊叫,這是暴露給我們麼?而且,為什麼不在我們大家都沒有發現屍體的情況下再來毀屍滅跡?從剛剛我就觀察到,楊剛在說話的時候捏緊拳頭,那麼我想,楊剛的手裏應該有些讓我們揭開迷惑的東西。”
陳國棟雙目迸射出懷疑的色彩,伸出手,攤開手掌說道:“拿出來吧?”
楊剛似乎非常在意手裏的東西,下意識的將握緊拳頭的右手往背後藏了藏,低下頭後退了兩步,搖著頭,說道:“你們....你們不要逼我了....反正我沒有殺人就是了。”
顧菲雪輕聲說道:“現在,隻有你自己能證明你的清白,其他的人都沒有辦法來幫你,把手裏的東西拿出來。呐....你也...知道,我們專案組都是講真憑實據,不會冤枉好人,所以你不要擔心我們會強行把罪名壓在你身上。我想,你應該就是擔心我們會像其他警察一樣,找不到凶手就隨便找一個有嫌疑的人,把罪名推出去。”
趙天逸眼裏冒著興奮的色彩,上前一步,握緊右手的拳頭,做出一個堅強的手勢,說道:“加油啊。我相信專案組的成員是不會隨隨便便給你一個罪名的。”
楊剛看了看我,看了看顧菲雪和陳最,頓了幾分鍾,最後歎了一口氣將手裏的東西交出來。我拿在手裏看了看,那是一張借款欠條、一張S省人民醫院的診斷書、一張女人的大頭照。
借款欠條上顯示,一九九八年九月十三號,借款人楊剛在袁弘手裏借了五百萬,借款期限是一年,楊剛必須在一年後還五百萬,再算上利息,我不知道他們的利息是怎麼算的,所以暫時不知道具體價格。
在借款條上麵還有楊剛簽的字,和楊剛的拇指印,同時也有袁弘的借款印章,並且下方寫下了時間。
另外一張診斷書,上麵顯示的名字是一個叫楊玉的女性,今年三十五歲,診斷出來的結果顯示,楊玉得了一種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我看了看時間,上麵顯示的是,一九九八年七月五號,距離楊剛借款的時間隻有一個多月。但是距離現實的時間卻有快兩年了。
白血病(Leukemia)是一類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全稱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細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礙,凋亡受阻,而停止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累積,並侵潤其他組織和器官,而正常造血受抑製。
根據回顧調查,我國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細胞的惡性增生,可進入血液循環、並且浸潤到全身各組織髒器中,臨床可見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雖經過大量的研究工作,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有染色體畸變的人群白血病的發病率高於正常人。如21-三體綜合征的患兒在10歲以內白血病的發病率為1/74,Bloom綜合征在26歲以內發病率為1/3。當家庭中有一個成員發生白血病時,其近親發生白血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4倍。單卵雙生中如一個患急性白血病,另一個發生率為20%~25%。
以上事實均提示白血病的病因可能與遺傳有關。近年研究證實,染色體數量的增加或減少等數目異常,以及易位、倒臵、缺失等結構異常,使基因的結構、表達異常。基因表達和/或基因的失活是細胞惡變的基礎之一。
染色體:(染色體是組成細胞核的基本物質,是基因的載體。染色體異常(chromosomeabnormalities)也稱染色體發育不全(chromosomedysgenesis)。美籍華人蔣有興(1956)查明人類染色體為46條,Caspersson等(1970)首次發表人類染色體顯帶照片。自1971年巴黎國際染色體命名會議以來,已發現人類染色體數目異常和結構畸變3000餘種,目前已確認染色體病綜合征100餘種,智力低下和生長發育遲滯是染色體病的共同特征。)
這是一個........悲傷的.............